【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前總統蔣經國是真心賞識前總統李登輝!學者羅國儲23日於李登輝研討會分析,蔣經國在日記中對資深官僚多有負評,甚至對可能的接班人李煥、林洋港與郝柏村都不滿意,但對李登輝都是正評,且從前大使王昇日記綜合比對也可發現,蔣經國多次考核李登輝後相當滿意,使李登輝得以順利接班。
日記可解私人關係
國史館23日舉行「李登輝紀念學術研討會」,國史館協修羅國儲23日表示,從私人日記可以看出寫日記者對被寫者的評價,尤其是在私人關係上可有更多了解。他觀察前總統蔣經國的日記發現,蔣對於資深官僚、中央民意代表多有厭惡,但對前清大校長沈君山等青年學者或基層,日記中大多正面評價。
羅國儲指出,由於對前總統李登輝的評價幾乎都是正面,加上比對前駐巴拉圭大使王昇也曾提到,蔣經國對於李登輝的考察相當滿意。至於蔣經國對於可能的接班人選,如前行政院長李煥、郝柏村與前省主席林洋港評價均較為負面,且李登輝的接班條件包括年齡、與黨的關係與資歷等,除了與軍方關係稍不符合外,其他條件幾乎吻合。
不過國史館修纂處處長歐素瑛提醒,蔣經國日記對很多人都有正面評價,且過去對於蔣經國是否真的明確要交棒給李登輝還有很多討論。但羅國儲認為,蔣經國1984年的身體狀況已經極差,不只坐輪椅還有糖尿病,且長期服用安眠藥,在日記裡也有提到「來人將由何人繼之,這是最重要的當前之急」,因此可推論蔣對安排接班人並非那麼確定。
李登輝強調民主深化
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任育德從李登輝與蔣經國的就職、元旦與雙十等重大國家節慶文告分析,蔣經國的文告強調反共民主主義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語言帶有革命動員色彩;李登輝的文告也強調民主憲政與傾聽民意,展現其政治思考與說理成分,應是理想的接班人。
她提到,蔣經國在1980年代推動有限度開放,以因應外部壓力並維持政權合法性,提攜台灣人進入政治空間。李登輝的文告強調憲政體制和平轉型、法治基礎、主權在民,並關注社會福利與健保實施。綜合以上,任育德指出,蔣經國的改革旨在鞏固政權,而李登輝的改革則為轉型正義與民主化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