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行政院盼透過修法,向外界展現能讓大家都領得到勞保的決心!行政院20日通過《勞工保險條例》修法,將政府撥補納為勞保基金來源,並明定「勞工保險之財務,由中央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且每3年將會進行檢討。被問到是否會調整勞保級距?勞動部長洪申翰並未明確回答,僅表示還要再研議。
撥補勞保進入法源
勞動部官員表示,政府自109年起開始逐年編列預算撥補勞保基金,撥補金額持續增加,在搭配多元投資下,基金已達1.2兆規模,顯示政府撥補對勞保財務有正面助益。本次修正將政府現行每年撥補之作法及負最後支付責任之立場入法明定,更能展現政府確保勞保制度穩健運作的決心與承諾。
因此,未來將修正《勞工保險條例》第66與69條,政府撥補為勞工保險基金來源,明定由中央主管機關依政府財政及勞工保險財務狀況,每年編列預算撥補之。勞工保險財務應由中央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並由中央主管機關定期檢討。
勞保2031恐破產
「希望朝野可以一起完成對勞工的保障!」勞動部長洪申翰強調,相信相關修法可以很快完成。不過有媒體質疑,勞保雖然因為撥補等因素延後破產時間,但隨著民眾薪資逐步提高,是否有考慮調整勞保級距?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僅回應表示,還是要綜合考量可能對勞保財務的影響。
根據勞動部最新精算結果,原先2021年推估勞保基金將在2028年破產,如今已調整為延後至2031年。為減緩財務壓力,政府已在《強化經濟社會與民生韌性特別條例》中預留100億元,作為2026年撥補勞保之用。此外,行政院亦編列1200億元預算提案送審,兩者合計明年將撥補1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