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松潘古城,跟其他的中國建築相比並不出色,但因與文成公主和蕃聯姻,有很大的關聯性,它又是去九寨溝、黃龍風景區旅遊的必經之地,於是,提升不少知名度,也憑添了一股浪漫。
松潘古城有故事
松潘古稱松州,建於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到了明朝才逐漸增建,自來就是軍事要塞,也是歷史悠久的藏羌回漢等族「茶馬互市」的重要驛站,迄今依然保有民族融合的特色,但以藏族居多。除了城樓,古城門和城牆也是吸睛的古蹟。
松州的城門和城牆頗具古意。(作者提供)
21世紀初,特地在松潘古城外興建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伉儷的雕像(他倆另一座雕像在拉薩,已有1300年歷史),當遊客紛紛舉起手機相機合影時,讓人不免悲嘆,即使貴為公主,照樣要為了國家安定,遠赴邊疆跟異族聯姻,以換取兩國的和平。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雕像。(作者提供)
求娶大唐公主未遂
即使像唐朝如此繁盛的朝代,依然先後有十幾位公主遠嫁聯姻,其中,文成公主卻靠著勇氣與智慧,活出與眾公主不同的生命。
說起和親的對象–松贊干布,他是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贊普就是領導之意),他是位不得了的大英雄,在位期間平定了吐蕃內亂,統一西藏,正式建立強大的吐蕃王國。
向來仰慕唐朝的禮樂文化的他,聽說西域各王以能娶大唐公主為榮,而突厥、吐谷渾都娶了唐朝公主為妻,於是派遣使者攜帶各式珍寶到了唐朝求娶公主,卻遭到拒絕。
吐蕃使者求親不成,自覺沒法跟松贊干布交代,於是謊稱吐谷渾蓄意挑撥破壞,松贊干布火冒三丈,立即發兵攻打吐谷渾。打完吐谷渾,松贊干布再次遣使入唐,揚言婚事不成就率兵攻唐,唐太宗李世民卻依然不理不睬,隨後松贊干布便率領20萬大軍進攻,直逼松州(今四川省松潘縣)。未料,卻被李世民以5萬軍隊擊潰。
松州一戰 文成遠嫁
松贊干布為表達歉意,派遣使者攜帶珍寶前往大唐謝罪,並且再度表明求娶公主心意。李世民終於點頭答應,但他捨不得嫁自己的女兒,就把宗親之中的一位女子封為公主嫁出去,文成公主就這樣被安排了遠嫁的命運。而松州也因此關鍵一戰而聞名。
貞觀15年(公元641年),16歲的文成公主由長安遠嫁吐蕃(現今的西藏),由於路途艱險、氣候多變,三千多公里的路,花費三年,才終於抵達拉薩。之後,這條由長安到拉薩的路被稱為「唐蕃古道」,商旅往來不絕。
據傳,唐朝皇后曾贈送文成公主一面日月寶鏡,當她思鄉時,可藉由寶鏡看到長安景色。但她途經日月山時,為表自己「忘記過去,努力面前」的決心,毅然決然摔碎了寶鏡。
松贊干布為了表示誠意,來到半途的柏海(今青海鄂陵湖)迎接文成公主,封文成公主為王妃,並舉行盛大典禮,且在拉薩興建布達拉宮,表示能娶到文成公主是藏族的福氣。
影響吐蕃文明
松贊干布特別疼愛文成公主,除了勤學漢語,並且為了文成公主下令廢除吐蕃人「赭面」(以紅色顏料塗面孔)習俗,不穿藏式皮裘,改穿絲綢唐服。此外,文成公主則用自己嫁妝中的種子改良農作,以同行的工匠改善手工業及食用器具,並在釀酒、建築及男女穿著上也做了改變,對教化藏族造成極大影響。
只可惜松贊干布太短命了,他34歲去世時,文成公主只有26歲,結婚9年間,他倆並未孕育孩子。但是之後的吐蕃贊普仍稱自己是文成公主後代,對唐朝皇帝均以外甥自居。
松贊干布去世後,唐高宗擔心文成公主的安危,曾下詔要接回她,遭到拒絕。她認為既已嫁到吐蕃,就不是唐朝女,負有任務的她,不該輕易離去。
寡居三十年間,失去吐蕃王妃身分的文成公主雖遭到排擠,但是她以誠意感化吐蕃人,贏得吐蕃人的尊重。她創造吐蕃文字、改良曆法,加強兩國交流,派吐蕃人到唐朝學習,把唐朝文明帶到藏族,換來將近兩百年的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