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旅遊,沿途常有揮之不去的心理壓力,就是處處找廁所、時時防扒手。當地人視觀光客為肥羊,特別是黃種人,扒手可以說無所不在、無時不宜。
這不只是個人的感覺,根據英國保險價格比較網站最新評比,法國巴黎已「晉」升為全球扒竊最猖獗的城市,其次是曼谷、羅馬、巴賽隆納等。
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
觀光人潮聚集的熱門景區景點,每天都會發生誰被盯上誰就倒楣的憾事。不要以為小女孩可愛就讓她挨近身邊給個擁抱,包準口袋錢包被扒走、逃之夭夭。
在台灣,國際扒手在機場、夜市等人多的場所也常得手,但由於到處裝有監視器,且警察稱職會立即追查,扒手只能認栽被捕。
但在歐洲,面對這些專業、專職的扒手慣犯,觀光客總是防不勝防。特別令人無奈的是,扒手看準觀光客語言不通,而當地警察明知誰是慣犯,卻要理不理的,報案也沒用。
姑息養慣犯何時了?
當然,比扒竊行為更惡質的,莫過於跨國電信詐騙橫行。這些詐騙行為雖直指緬甸、泰北、柬埔寨、寮國等國家,但台灣被稱為詐騙產業鏈發源地、電信與網路詐騙主力、詐騙輸出國等惡名,委實讓台灣人顏面無光。
旅遊景點的扒竊行為,造成觀光客旅費及證件損失;詐騙行徑則專挑自己國人、老弱婦孺行騙,動輒領空帳戶存款及退休金,然後出手闊綽買豪宅、跑車、進駐101大樓,真是不可思議。
截至目前,電信、數位、法務、調查及法院等公務機關,面對詐騙集團鋪天蓋地的組織犯罪行為仍束手無策,讓台灣社會處於不安中。
積極查緝扒竊詐騙慣犯
單單提醒國人到歐洲旅遊要有防扒竊措施,或只宣導國人不要誤信高回報、保證獲利等詐騙手法是不夠的,執政部門要加速籌組聯合查緝行動小組,監管電信門號及網路網址人頭戶申請。
另外,大宗郵件、大量電話、簡訊行銷及網路廣告平台等要實名認證;大數據巡查下架並究責虛擬帳號或仿冒網址;揭露詐騙科技、攔堵偽冒國內來電及簡訊;建立並通報扒竊、詐騙慣犯檔案;不容法院輕罪、輕放等,徹底整頓黑幫詐騙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