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為解決《財劃法》造成345億無法分配給地方的狀況,行政院14日邀集各縣市討論如何解決。但會後,行政院長卓榮泰僅表示要全面檢討《財劃法》,但立法院必須自行提出解決方案,又將球丟回立法院。不過,《財劃法》於民進黨在野時期都說要修訂,去年也早就召開多次公聽會與會議,卻也沒有院版草案,讓人不免懷疑這次的修法誠意。
政院有心修法?
《財劃法》因為公式問題,造成有345億元無法發給地方,各地出現一般分配款比去年還要少的狀況。15個藍白地方政府近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行政院統籌分配款與一般性補助款應依立法精神合理分配、一般性補助款透明、核定補助款不得刪減與拖延。行政院13日與地方政府討論時,卻說要由修法的立法院負責,但立院黨團並未與會,討論顯得缺乏意義。
此外,行政院長卓榮泰又說要「全盤檢討目前新財劃法的內容不當、城鄉失衡問題。」但其實藍白去年就說要修《財劃法》了,並在修法前已召開兩次公聽會,同時呼籲財政部儘速提出對案,但財政部去年8月1日就曾找地方官員討論《財劃法》,但最終並沒有下文,各界都很好奇「行政院版《財劃法》在哪裡」?
算式確有疏失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去年11月還曾說「政院希望在『現行制度』下,確保各大重要建設穩定推進,提升民眾生活福祉。」並表示「整體而言仍須充分理性溝通、審慎討論」,其實更凸顯政府根本就沒有打算修《財劃法》,但在2012年,時任台南市長的總統賴清德卻高呼中央儘速修正《財劃法》,如此反差也不禁讓人感到困惑。
不過,本次《財劃法》的公式中,分子、分母確實有所不同,在野黨也難辭其咎。在大罷免結束後,其實不只賴總統想要「休養生息」,民眾也希望生活中少點政治與口水,但如今看到中央、地方與立法院互相推託責任,只會對政治更加冷感,對台灣的民主鞏固與公共討論更加不利。
人民期盼解決問題
從總統府、行政院到各黨,都應該看到民眾的心聲,儘速全盤檢討《財劃法》:行政院應與地方政府討論,提出具體《財劃法》改革方向;立法院各黨黨團也要務實看待修法、開放討論,不要像過去1年一樣一味杯葛或強渡關山。民眾已經厭倦這樣的紛紛擾擾,只盼從政者能苦民所苦、儘速將《財劃法》往福國利民的方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