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視窗)突兀的追加預算 立院應慢審、嚴查

黃耀輝 2025/08/24 11:33 點閱 188 次
主計總處說原民禁伐補償條例去年修正,調增補償標準一倍而需23.6億,「嚴重排擠原民會業務」。(中央社)
主計總處說原民禁伐補償條例去年修正,調增補償標準一倍而需23.6億,「嚴重排擠原民會業務」。(中央社)

行政院於8月14日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金額高達878億元,時機突兀,又夾帶巨額支出,欠缺合理性,立法院有必要嚴格審查。
追加的項目,包括原民禁伐補償短編的23億、主計總處5月突刪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636億、國防部及海委會主管調增軍職59億、外交部11億、各機關(又含國防、外交、海巡)施政「確有實際需要」132億、罷免案及全國性公投15億。

原民條例延宕

主計總處說原民禁伐補償條例去年修正,調增補償標準一倍而需23.6億,「嚴重排擠原民會業務」。問題是該法為原住民綠委所提,小黨鞭吳思瑤也連署了,若真的「嚴重排擠」,綠委們當初就不應修法。而通過了,就是法律義務支出,短編是行政院違法,在野黨要求補正,政院不但狡辯,更謊稱會影響弱勢福利津貼,浪費了49天後,才會商以追加預算支應。結果,又拖了9個月,現在才提追加預算,政院要不是效率真差,就是為了想夾帶其他鉅額支出而拖拖拉拉。

再論一般性補助款636億的回補。行政院說,立院通案統刪數939億,行政院尚須自行刪減636億,有「窒礙難行」之處,只好「勉予調減」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

史上最高歲出

事實是,刪減後的歲出高達2.93兆,仍是史上最高,且成長超過3%,怎會窒礙難行?何況覆議失敗後,總統也公布了法定預算案,行政院也承認「須據以執行」,怎能如此公然違憲、犯法,以突襲方式找地方政府出氣,砍掉已屬法定預算、法律義務支出、地方用於平衡收支差短及補助弱勢福利的救命錢636億(高達27%)?

事後用追加預算還回地方政府,也是偷雞摸狗的奸巧手法。因為,行政院把應付給地方的剋扣,讓自己多了636億的歲出可用,總歲出回增到3兆。立法院幫人民看守荷包,表面上刪減了2075億,卻背了黑鍋(被當作罷免理由),實際刪減數僅1439億,等於做了白工。

應立即還款給地方

因此,立院審議追加預算,務必要求卓揆詳細、條列、舉出對應數據,說明歲出創史上新高,哪裡「窒礙難行」?講不出道理,就不准追加,要行政院立即還款給地方。
至於其他追加項目,除了國防部及海委會調增軍職薪給、罷免及公投15億之外,其他的外交部、各機關(又含國防、外交、海巡)施政「確有實際需要」等等,金額高達132億,看不出追加的合理性,顯係企圖夾帶蒙混過關。

而所謂的「確有實際需要」,並不符合預算法有關追加預算的條件:「依法律增加業務或事業致增加經費、依法律增設新機關時、所辦事業因重大事故經費超過法定預算時、依有關法律應補列追加預算者。」

夾帶偷渡預算

民進黨政府以特別預算夾帶偷渡更鉅額的支出,已是屢見不鮮。陳建仁內閣的「疫後特別條例」,以普發現金六千名義(總額1400億),夾帶2400億的補貼台電、勞健保;卓內閣的「韌性特別條例」,藉因應關稅、支持產業名義,夾帶3070億的撥補台電、國土安全、社會安定等支出;總統公佈後,還不提出對應的預算,竟突然修正再夾帶撥補台電的200億,造成支出規模暴增、明年舉債又將超過1.2兆,令人為財政健全感到憂心。

行政院上週剛修正通過韌性條例,昨(20)日又剛通過115年總預算案,即將送請立院審議,很快又要提出7千億的「軍購特別條例」。行政院此時提出追加預算案,刻意壓縮審議的時間,又夾帶偷渡不當的鉅額支出,對立法院實在是有欠尊重。

對立法院欠尊重

有鑑於立院本會期已經延會甚久,審議預算務求精細,因此立法院應先排定四項預算案的優先順序,先審「韌性條例」及對應的「特別預算」,再審明年度的總預算案。追加預算案無急迫性,且許多地方政府對剋扣補助款提出的訴願案,勝面很大。

若地方政府贏了,追加就沒必要。若地方政府輸了,立法院再審追加預算也不遲,因此建議立法院無需受行政院時間上的要脅,倉促審議、囫圇吞棗等於縱放偷渡性的不當支出,中了賴政府奸計事小,財政紀律受損、財政狀況惡化才真是慘重的代價。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