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嘲諷與幽默之間的政治廣告

醒報編輯部 2025/08/18 08:56 點閱 425 次
國民黨日前推出仿美國動畫「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的宣傳片,引爆網友熱烈討論。(圖取自國民黨臉書)
國民黨日前推出仿美國動畫「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的宣傳片,引爆網友熱烈討論。(圖取自國民黨臉書)

美國經典諷刺動畫《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自1997年開播以來,以荒誕、直白、甚至低俗的風格聞名,卻能以黑色幽默揭示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荒謬。

爆炸性輿論效果

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正因為它敢於觸碰禁忌,用誇張和嘲笑刺穿權威。最近國民黨推出模仿《南方四賤客》的核三延役公投CF,讓人驚訝的不只是畫風的熟悉,而是它所帶來的爆炸性討論與輿論效果。

這支動畫廣告在短短一分鐘內,塞進了滿滿的時事彩蛋。片中由「萊爾校長」駕駛公車,名字與英文「Liar」諧音,直指某人說謊,甚至再加上「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的台詞,影射總統在團結十講時的發言。

在細節中發現彩蛋

同時公車誤入「726公路大迷路」,諷刺大罷免大失敗;黃仁勳與童子賢因支持核能卻被趕下車,反映產業界對能源政策的不同聲音。連綠營內部人物、網紅、甚至象徵司法迫害的橋段都一一登場,讓觀眾在眾多細節中發現彩蛋,進而在社群媒體上二次創作與持續擴散。

國民黨選擇這樣的題材,背後有其精算。傳統的政治語言容易讓民眾麻痺,因此必須用創意發想,讓觀眾在短時間內留下深刻印象。選擇《南方四賤客》並非偶然,它是六、七、八年級熟悉的美國動畫符號,能與年輕族群產生共鳴,同時以惡搞與荒謬,掩飾政治訊息的尖銳。這種設計,既符合短影音時代的速食傳播邏輯,也能在網路輿論場中放大效應。

激勵同溫層

從政治傳播的角度來看,這支廣告的重點不在於說服理性,而在於激發情緒。國民黨過去常被批評為老派、僵硬,宣傳缺乏創意,如今卻能推出一支讓網友驚呼「這真的是國民黨嗎」的影片。不僅同溫層被激勵,就連部分綠營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認影片「有梗」、「質感不錯」。這種超越傳統藍綠界線的網路效果,或許比單純的政策說明更能撼動年輕選民的注意力。

但我們也必須看見,政治幽默與政治惡搞之間,僅有一線之隔。《南方四賤客》能成功,是因為它長期建立了一種「平等嘲諷」的文化,不論左派右派、宗教政黨、明星權貴,皆可成為它的嘲笑對象。若台灣政黨單純把對手妖魔化,卻缺乏自我解嘲,這種幽默就容易變成「低級諷刺」而失去平衡。

「幽默」本是林語堂從英文 humor 所創造的詞,它與風趣相近,能讓人莞爾一笑;但若拿捏失當,便淪為不尊重,甚至只是「無聊當有趣」。

娛樂化易引發共鳴

另一方面,這支廣告也暴露出台灣政治傳播的另一個趨勢,那就是「娛樂化」。在高度對立的藍綠政治下,政策討論往往流於艱澀難懂,而幽默、諷刺與網路哏圖反而更容易引發共鳴。

民進黨過去也曾利用音樂、網紅與年輕語言來動員支持者,如今國民黨則試圖以動畫方式重新爭取話語權。這樣的手法,既可能打破沉悶,讓更多年輕人關心公共議題,但也可能讓嚴肅的能源與核能政策難以進行深度討論。

回到政治廣告的本質,它的重點不是單純傳遞資訊,而是塑造感覺。這支「南方四賤客版」CF成功之處,在於讓人相信國民黨也能「年輕」、「有創意」、「敢於自嘲與諷刺對手」;同時也讓選民在輕鬆的氛圍下接受其政策立場。這種策略是否能轉化為實際選票,仍有待觀察,但至少在輿論場上,國民黨確實搶得一次意想不到的先機。

笑聲之外追求深度

長遠來看,政治若只剩下諷刺與戲謔,則容易讓公共議題失去重心。核能延役與否,涉及能源安全、環境風險、產業發展與社會價值,這些都需要理性辯論與科學證據。若政黨過度依賴惡搞式廣告,雖然短期內能博得掌聲,但也可能讓公投淪為情緒宣洩,而非政策抉擇。

民主需要的不只是笑聲,更需要能在笑聲之後繼續追問的深度。唯有在娛樂化的外衣下,仍能維持理性的核心,台灣的民主才不會被玩笑取代,仍保持真正的公共討論本質。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