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取防災教訓 楊柳颱風是機會

呂翔禾 2025/08/13 15:43 點閱 392 次
賴政府因應丹娜絲颱風慢半拍與欠缺同理心引發不滿,盼因應楊柳颱風能更上緊螺絲、審慎因應。(中央社示意圖)
賴政府因應丹娜絲颱風慢半拍與欠缺同理心引發不滿,盼因應楊柳颱風能更上緊螺絲、審慎因應。(中央社示意圖)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面對楊柳颱風,政府若能更快速反應救災,有望重新獲得民眾相挺!7月初襲台的丹娜絲颱風造成至少98萬戶停電、災損超過32億元,南部許多地區至今尚未完全復原,加上前進指揮所30日才成立,賴政府遭批因應災情緩慢。如今楊柳颱風來襲,政府定要超前部署、重建人民信心。

勘災欠缺同理心

中度颱風丹娜絲7月5日、6日來襲,挾帶強風豪雨,隨著嘉義縣市、台南與高雄陸續傳出大規模停電,還有許多房屋的天花板遭到吹走,災情相當嚴重。總統賴清德雖於14日南下勘災,卻因為「國軍不能進民宅救災」、「郭國文的(手機)可以啊」、「自己爬上去修屋頂」等言論,遭批對災民沒有同理心。

此外,在災後第16天,雖然電力已全面修復,但在台南七股、嘉義布袋等地,仍有民眾處於「訊號孤島」,許多偏鄉的通訊斷斷續續,網路不穩,有線電視也未全數修復。行政院直到30日才由政委陳金德成立「前進指揮所」協助救災,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坦承,相關機制有檢討空間。

要看見人民需求

如今,行政院提出《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花費560億,將協助災區重建;國產署也宣布,國有土地上承租人及占用人於原使用範圍內,逕由各級政府機關、公益團體或居民自行修復,免逐案向分署或辦事處申請核發土地使用權同意書,可見政府有開始看見人民的需求。

隨著楊柳颱風來襲,南部將再次面臨強風豪雨下,是政府當機立斷的進行疏散、救災的良機;總統勘災時,幕僚也最好時時提醒與注意相關言論,避免之前欠缺同理心的發言再次惹火上身,此次風災若能將災損降至最低,必有助災區民眾恢復對政府的信心,減少更多的不信任與徬徨無助。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