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颱風災民求助無門 政府愛民應劍及履及

醒報編輯部 2025/07/13 17:36 點閱 149 次

這次颱風丹娜斯動線詭譎,重創雲嘉南地區,不只強風豪雨,更嚴重的是它持續帶來的強降雨,對中南部造成嚴重災情。尤其是許多民居都因為屋頂掀翻,在豪雨持續灌入之後,所有家具電器通通泡湯,加上淹水使大量汙泥的湧入,讓當地的重建恢復顯得相當困難。

賴清德總統也曾親自去災區視察,不過令人錯愕地,當災民當面向總統陳情,表示有許多高齡災民無力清運家中毀壞物件,希望國軍可以出手幫忙。賴清德卻回應,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國軍正忙著演習,法律也規定國軍不能進入民宅,社區要利用天然災害時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統回應「緩不濟急」

總統的這段話,只能簡單用五個字表述就是「何不食肉糜?」,總統府後來大動作澄清,痛批報導明顯惡意誤導。並且列舉出總統感謝國軍救災,還強調現在中國軍事擴張,因此國軍正在進行漢光演習的必要性,還說現在民力也應投入救災,甚至說社區應該藉此時來訓練。聽完只能四個字回應,就是:「緩不濟急」。

總統既然都到了當地,目的不就是為了安撫災民?為什麼沒有事先掌握災民最急迫的需求是什麼?根據當天的畫面,災民表示因為淹水嚴重、家具損毀,加上當地居民大多年紀老邁,因此央求國軍進入協助搬運清除,如果國軍真的有不能參加的困難,總統府難道不應該事協調看看可以給予什麼樣的協助嗎?

勘災要看到問題

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人民的困難,不管現在是不是在漢光演習,或是法令上限制國軍進入民宅,既然是非常情況,都應該緊急應變。尤其這次台南很多房屋是屋頂整個掀翻,這樣的情況,臨時要求還沒有建構完整的民間組織協助,難道合理嗎?

最後我們看到的支援,還是來自各地的民間慈善機構,這就不是臨時要求社區拿出人力就能解決的事情,總統的發言既沒有體恤民情,更沒有積極地協助問題,這樣的勘災,對政府來說只有扣分,沒有加分。

颱風災情重創的地區在中南部,必須嚴格地說,當地因為遠離媒體集中的大台北地區,很多訊息原本就不容易馬上傳播出來,政府既然親臨前線,就是要看見民眾不知道、或是忽略的問題。如果總統又把問題拋回給當地,那何需親自南下,難道只是為了給災民上一課,專門解釋國軍的角色與社區防災的重要性嗎?

堵媒體的嘴沒意義

總統府事後的回應也不夠好,既然災民有反應、媒體有報導,政府也的確有可以運作補救的空間。與其有空在那邊跟媒體舌戰,不如立即端出災民所需的方案,像是怎麼補實現場的救災人力,或是立即接手聯繫各個有能力的救災團體,讓問題趕緊解決為上。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就算能一時堵住媒體的嘴,現場千千萬萬災民的眼睛還是雪亮的,沒有幫助就是沒有幫助,不會因為總統府的一紙澄清就會有所改變。

越加嚴重的天然災害,往往需要政府投入更巨大的人力物力去解決。這次災情除了台南房屋損毀嚴重,包括嘉義雲林有很多房屋玻璃遭到吹破、大面積的行道樹被拔除,媒體有限的人力物力之下,報導往往不夠全面,災民的需求第一時間也無法得到幫助跟滿足,政府應該積極記取的教訓。

盡力救災都會被看見

另外建請政府,不要一遇到災情就提到總預算被刪除太多,首先不是所有項目都有被刪,同時對於災民來說,更迫切的是要怎麼解決眼下的問題。就算再沒有錢,政府當下都要窮盡一切手段的去找錢。只要政府願意,相信大家都會看見政府的努力,不會苛責。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