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咖條款」上陣 申報留意3大缺失

余柏青 2025/07/13 17:11 點閱 355 次
有「台版肥咖條款」之稱的稅務用途金融帳戶資訊(CRS),最新一年度資料已申報完成,財政部各區國稅局將陸續啟動風險選案檢查。(中央社檔案照片)
有「台版肥咖條款」之稱的稅務用途金融帳戶資訊(CRS),最新一年度資料已申報完成,財政部各區國稅局將陸續啟動風險選案檢查。(中央社檔案照片)

【本報記者余柏青綜合報導】肥咖條款發威!有「台版肥咖條款」之稱的稅務用途金融帳戶資訊(CRS),最新一年度資料已申報完成,今年應申報的銀行、保險、證券業者共約1800多家,各區國稅局將於7、8月陸續啟動風險選案檢查,提醒業者留意3大缺失樣態,否則最高將面臨新台幣1000萬元罰鍰。

提升「海外藏富」難度

美國為防止納稅義務人透過在海外設立帳戶隱匿資產避稅,2010年通過「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ATCA,俗稱肥咖條款),要求外國金融機構與美國國稅局簽訂協議,協助辨識美籍海外帳戶,進而得知其是否誠實申報海外資產,提升「海外藏富」難度。

為跟進反避稅風潮,已有多國陸續導入類似「肥咖條款」、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導的共同申報準則CRS,台灣CRS法規在2017年施行、2020年首度申報交換。

台灣目前提供澳洲、日本或英國稅務居民金融帳戶資訊給3國政府,對方也會將當地屬於台灣稅務居住者的金融帳戶資訊,互惠交換給財政部,協助掌握海外收入情形,評估逃漏稅風險,作為選案查核參考。

應申報1800多家

CRS資訊申報期已於6月底落幕,應申報金融機構約1800多家,包含銀行業、證券業及保險業,各地區國稅局將7、8月陸續展開書面或實地檢查,預計整體查核抽檢比率為1%。

台灣金融機構執行CRS盡職審查程序時,要辨識所有客戶的稅務居住者身份,並將其中屬於交換國的金融帳戶資訊,申報給財政部,後續由財政部與交換國採自動交換方式,將各自掌握到金融帳戶資訊,交換給對方。

財政部表示,若金融機構進行CRS申報或審查有缺失,就會面臨罰則。如果是沒有依規定申報,依稅捐稽徵法可處3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未依規定盡職審查,則可處2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罰鍰。

3大缺失樣態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CRS檢查3大缺失樣態,其中內部管理方面,包含金融機構內部遵循CRS作業流程不夠完整,漏未訂定有關被排除帳戶、終止帳戶等作業規範,即未針對這些特殊帳戶類型訂定有效的辨識與監控措施;以及CRS申報資料未經覆核程序,恐不利申報資料正確性與完整性。

至於盡職審查缺失方面,包含取得客戶填報自我證明表時,未驗證稅務識別碼正確性,或未建置覆核機制,導致稅務識別碼申報錯誤。申報方面,包含因內部資訊系統缺失,導致漏報應申報帳戶。

盼依法誠實申報納稅

財政部表示,2024年檢查發現缺失,部分與先前相同,且大多是未訂定或未依相關法規完善內部遵循作業流程,及金融機構第一線人員及覆核人員不熟悉CRS辦法規定衍生的缺失,提醒金融機構多加留意;另外,今年國稅局執行CRS檢查作業將邁入第4年,未來將根據檢查實務經驗,評估調整裁罰樣態,以提高遵循程度,減少實務查核認定爭議。

財政部重申,國際間交換的CRS資訊無法直接用於課稅,而是供稅捐稽徵機關評估逃漏稅風險及選案參考,呼籲持有海外金融資產及相關所得的納稅義務人,依法誠實申報納稅。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