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獎系列3-1〉《白衣蒼狗》深刻省思社會議題 《小雁與吳愛麗》表演精彩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5/07/02 18:03 點閱 351 次
《白衣蒼狗》刻劃泰國移工在台灣偏鄉擔任非法看護的困境,泰國演員萬洛隆甘迦更獲金馬影帝提名。曾威量(圖右)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獲61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男主角、攝影等七項入圍。(牽猴子提供)
《白衣蒼狗》刻劃泰國移工在台灣偏鄉擔任非法看護的困境,泰國演員萬洛隆甘迦更獲金馬影帝提名。曾威量(圖右)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獲61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男主角、攝影等七項入圍。(牽猴子提供)

台北電影獎今年入圍的五部劇情片,都在去年金馬獎入圍或金馬影展首映過,各自斬獲不一,再戰台北獎,誰能奪魁呢?

入圍的五部片中,有兩部是黑白片,包括林書宇導的《小雁與吳愛麗》、張作驥導的《優雅的相遇》,《白衣蒼狗》及《默視錄》抑鬱、陰沈,也近乎黑白色調,最明亮又炫麗多彩的反而是徐漢強導演拍出鬼片新境界的《鬼才之道》。

《鬼才之道》聲勢浩大

論影片的完整度及整體水準,《鬼才之道》在台北電影獎入圍14項,比去年在金馬入圍11項還多,聲勢浩大,比較其他對手絕對是部好看的娛樂電影,而且把「鬼為何嚇人?」探討出了新境界,原來鬼界競爭激烈,要「出鬼頭地」就得各出奇招。

這部片子去年在金馬獲得了五項技術獎項,包括最佳視覺效果、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動作設計、原創電影歌曲,可能再度得到這些獎項也不意外。但這部電影我覺得唯一缺點就是「不夠恐怖」,沒能達到《驚聲尖笑》那種讓人嚇破膽又好笑的地步,能否拿到最佳影片、導演、編劇及演員等獎項,則遭逢強勁對手。

《小雁與吳愛麗》演員佳

論演員表現,入圍12項的《小雁與吳愛麗》相當精彩,電影以夏于喬飾演的女主角小雁弒父救母的意外開場,以親情的創傷與和解為主軸,前半段悲情黯淡,後半段藉由戲劇心理治療找到人生出口,最後溫馨結尾。

除了因沒有男主角而未入圍男主角獎項之外,片中所有主要角色都入圍了,其中楊貴媚已獲得去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老辣成熟的演技自然生動,讓媽媽吳愛麗的角色充滿生命力,曾國城飾演她的渣男情人,兩人的扭打戲成為劇中高潮,表現相當出色。

導演林書宇費心為妻子夏于喬量身打造小雁的角色,讓她用雙眸說出內心的脆弱與矛盾、愛恨百轉千回,是她從影至今最好的演出。但遭逢金馬影后張艾嘉《女兒的女兒》強勢進逼,爭奪后冠著實並非易事。

《白衣蒼狗》導演強

論影片的社會議題性,我認為首推入圍10項的《白衣蒼狗》,其中討論外籍移工問題及長照問題,相當犀利又引人共感共情,導演曾威量和尹又巧運用意在言外的鏡頭語言,引導觀眾走入情境。在金馬獎得到了最佳新導演獎,導演功力不容小覷。

故事背景設定在台灣偏鄉,非法泰籍黑工(萬洛隆甘迦飾演)成了男看護工,儘管善良貼心,為無法言語或行動的患者鼻胃管餵食、擦屎、抹尿、洗澡,承擔血親無力負擔的照護重責,但依舊無法得到雇主信任。而因是非法黑工,遭仲介剝削,也敢怒不敢言,猶如奴工也哭訴無門。

這些不公不義之事,不僅發生在台灣,來自新加坡的導演曾威量在映後QA中提到故事源起他在新加坡照護家中長輩時所見所聞,融合他在台灣15年對東南亞移工的觀察。

片名《白衣蒼狗》即「白雲蒼狗」,意指世事變化無常。劇中陸弈靜飾演的老婦伴隨腦麻癱瘓的兒子,求助照護工Mercy Killing兒子的情節,也是意外又令人感動的轉折,「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結尾時導演又巧妙以流浪狗與移工的陪伴為暗喻,緩解一路沈重心情。

《默視錄》反映現實

入圍5項的《默視錄》也以社會議題為主題,描述現代生活中靠「天眼」(監視器)保護治安,但同時隱私難以遁形的故事。故事由孩子失蹤,警探靠監視器搜尋疑凶,而原本和樂的家庭背後的隱私曝光,窺視者與被窺者的故事一再反轉。去年金馬獎入圍6項,唯有得到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張作驥的《優雅的相遇》描述在新冠疫情期間兩個家庭的意外與日常,在去年金馬獎只入圍了一項新演員獎,電視演員林政勳首次在電影挑大樑入圍新演員獎,成為角逐這獎項的熱門人選。而在台北電影獎則入圍了6項,美術設計是此片值得重視的環節。

在南機場陋巷窄弄中的老樓,分岔的長廊,都市破敗的景觀,成為這部黑白片最常出現的場景,美術設計設計出的陋室充滿生活感,而用地瓜田營造出不懂社會險惡的青年在西瓜田無腦取樂的場景,別具匠心。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