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著榮獲「最具風格魅力品牌」並勇奪7項德國與瑞士「BEST CARS」最佳車款殊榮的時機,愛快羅密歐宣告正式重回台灣市場。
愛快羅密歐品牌邁入115週年的重要時刻下,獲得德國與瑞士兩大權威汽車評選榮獲7項「BEST CARS」最佳車款大獎,再次創下品牌新頁。
超過一世紀的坎坷
愛快羅密歐的獨特商標常引人好奇,其實那條吞食人的蛇代表的是五世紀時,米蘭維斯孔蒂家族建立者所殺掉的蛇,十字則是維斯孔蒂家族曾參加十字軍東征,後來成為義大利米蘭市的市徽。因為這家公司最早是公營的,車廠原名ALFA(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倫巴底公有汽車製造廠),在1916年由出身拿波里的尼古拉·羅密歐入主,並將家族名加入車廠而成為愛快•羅密歐。
但他在1928年經營失利離開,1933年這家工廠再由政府收回經營,一度不幸成為墨索里尼的象徵。
有趣的是,今日傳奇的法拉利,創始人恩佐於1929年創立名稱,當時恩佐是愛快羅密歐賽車部門要角,恩佐在這個車隊前後約20年,因二戰等關係退出,期間「躍馬」標誌曾出現在車隊的賽車上,當時法拉利車隊是附屬在愛快旗下。而法拉利今日已是人間傳奇。愛快羅密歐卻是坎坷百年。
公有私有 終成集團重兵
愛快羅密歐二戰之後成為國營公司,這跟賽車隊是兩條全然不同的故事,因為賽車經營是獨立的。汽車生產銷售是另一回事,誘因戰後的義大利財政困難,國營的愛快工廠根本經營完全沒有章法,1980年代還跟日本日產汽車合作,直到1986年由於連續13年虧損而掛牌銷售,卻發生飛雅特與福特競標事件,最後成立「愛快蘭吉雅」。
輾轉到了2005年,瑪莎拉蒂由飛雅特集團全資控制,後來將瑪莎拉蒂、愛快羅密歐創建為一個跑車與豪車的部門。兩品牌採取策略夥伴關係,製造領域合作之外,全球主要經銷商其實是共享的,台灣除外。在台灣愛快的總代理業務,從1970年代以來,除了國際母廠的變化,台灣也跟著政府政策隨波逐流,堪稱顛沛流離,經典車款也難持續發展,90年代一度穩定,但總代理本身的外匯車業務甚至超越愛快,後來愛快成為不穩因素,直到更換代理商。可惜無法翻轉而待母廠穩定後,台灣卻失守停頓將近20年只剩車迷俱樂部苦撐。
得大獎 受肯定
此次,德國權威汽車雜誌《auto motor und sport》第49屆「BEST CARS」最佳車款票選,超過9萬名讀者從462款車型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進口車款。愛快羅密歐三款車型奪獎:GIULIA是8度榮獲「最佳進口中型車」冠軍。TONALE拿下「最佳進口中型運動休旅/越野車」冠軍,展現新世代運動休旅在性能與美學魅力。STELVIO蟬聯「最佳進口大型運動休旅」冠軍,重新定義運動休旅性能標竿。
愛快的經典車款,在Totem這家改裝名廠也會精心復刻深入車迷心中。(網路截圖)
而第31屆瑞士《Auto Illustrierte》的「BEST CARS」最佳車款票選,愛快羅密歐也獲得肯定,品牌整體形象也大放異彩:GIULIA、STELVIO、JUNIOR分別獲獎,展現愛快羅密歐的前衛風格,品牌也獲「最具風格魅力品牌」。
今年由取得保時捷北區經銷權掀起話題的尚騰集團,在入主原先只有PSA總代理的寶嘉聯合,並擴充至史特蘭提斯集團代理後,增加而採單獨通路經營的《愛快羅密歐》,以及美國產製的吉普與公羊車系,將正式引進、重返台灣市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