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著車子,同樣的起點,同樣的終點,你會選擇走「快速道路」還是「一般公路」呢?如果沿路車子很少甚或沒有其他車子,則在沒有紅綠燈的快速道路上全速前進,當然會比走一般公路較快抵達終點。
快速道路也堵車
但是如果車子很多,多到相當程度,就可能導致幾近龜速的移動,走走停停,誇張的話,快速路段甚至會變成延綿數公里長的停車場。
開車上原本「快速」的道路上,如果車子很多而且堵車,就會像陷入泥淖中一樣,進退不得,只能等車陣慢慢舒緩,有急事需要處理卻耽擱了,也無可奈何。「塞車,很抱歉…」,常是不該遲到卻遲到最好的藉口,但有時也的確是事實。
而在一般公路上,若遇到塞車,則可以看情況,選擇在某路口轉彎避開車潮,繞行走別的路抵達終點,這是車子若陷在快速道路困境中不可能辦到的事。而且在一般道路上,有時運氣好,也可能遇到好幾個「長綠」,可以快速一小陣子。無論如何,最後還是能抵達終點。
對於人類勞動的薪資制度,有些固定薪水,是社會主義傾向,有些則是資本主義,或說是以業績多少來計算酬勞,若拿走行道路做比喻,則前者可說是一般公路,後者就像是快速道路。
珍惜使命感與責任感
為了符合人性,對於大多數工作,做了較多就能獲得較多的報酬,就像是選擇快速道路。不過,若在快速道路上車子變多了,就可能會塞車,造成欲速則不達的窘境。因此,並非所有任務,都以滿足人性為原則就必然正確,必須依不同事工的情境與性質評估,才能決定,該採取什麼方式來執行比較好。
一般公路的數量,通常遠多於快速道路,也就是說,有許多工作,固定薪資而不強調業績,對於有責任感的人來說,也未必運作得不好。但人性遭到利益誘惑,有時非責任感可以抵擋,所以快速道路就愈開愈多。只是大量車輛通通擠上去動彈不得時,也才能見證,使命感或責任感,才是人性中值得珍惜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