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首要規劃居住安全用地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4/04/18 18:00 點閱 2343 次
(中央社)
(中央社)

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地震、颱風、土石流等自然災害頻傳,以土地使用功能為目標的國土計畫,有必要改弦易轍,聚焦在全民居住安全的土地區位,將自然溪流水域(含改道前舊河道)、易淹水地區、斷層帶(含盲斷層)、潛在土石流等環境敏感土地區劃出來,禁止人為高度開發利用。

國土分區圖落後

國土計畫法於2016年1月6日由總統公布實施,原預定6年完成程序正式實施國土計畫,幾經波折,再於2020年4月1日修正延長實施日期,由6年延長到9年,也就是要於2025年實施。即內政部應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 (於二年內)。直轄市、縣(市)政府繼之應公告實施縣(市)國土計畫 (3年內)及國土功能分區圖(4年內)。

如今,除非二度修法延後,各縣市辦理國土計畫及國土功能分區圖的期限已迫在眉梢。而更令人擔心的是,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並未聚焦全民居住安全用地之區劃。

今(2024)年0403花蓮7.2級強震,位於北濱街的五層公寓大樓,其一樓幸福時刻早午餐店瞬間被壓毀;位於軒轅路8樓層的天王星大樓也傾斜倒塌(2018年0206即已受損),均屬位於米崙斷層帶;雲門翠堤釀14死,不僅鄰近米崙斷層並位於美崙溪旁; 2016年0206高雄美濃6. 4強震,倒塌的台南維冠金龍大樓釀115死104人輕重傷,其工址為早期牛屎鯽魚大湖(湳子地,地質偏軟)。

土質不佳釀災

更早1999年921南投集集7.3強震,遠在新北市新莊的12層大樓博士的家倒塌釀45死28輕重傷,即位於淡水河周邊土壤液化高潛勢之土地。同時位於台北市八德路/虎林路唯一震倒的的東星大樓,釀87死14人失蹤138人輕重傷,也是位於基隆河周邊土壤液化高潛勢之土地。

作為居住建築使用依據的國土計畫,目前整併了現行的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及區域計畫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未來將以國土功能分區圖呈現。

可惜,目前的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圖,一概以住宅區、商業區等土地使用分區呈現,而非都市土地則以現況編定,欠缺河川、溪流之水系統、水環境分布及流域範圍,更遑論活動斷層帶、盲斷層等地質敏感區之分布及條帶圖之測定。

缺乏水環境、土石流測定

其他諸如易淹水地區、潛在土石流等環境敏感土地區之比例尺太大(五十萬分之一或二萬五千分之一均不足於適用在建築工程上),故國土功能分區圖根本無從比對何處為居住安全土地,何處為使用不安全土地,無法判定何處需限建,何處僅能作低層或低密度使用,甚至應復原或復育。

沒有更全盤、更準確的精查工作,不免令人質疑各級國土計畫及國土功能分區圖,能否適應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以及順應自然防災、避災、減災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