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各黨喊出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的政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戴肇洋指出「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最大的問題是兩岸」。(中央社)](/system/assets/images/000/079/989/big/%E9%87%9D%E5%B0%8D%E5%90%84%E9%BB%A8%E5%96%8A%E5%87%BA%E5%8A%A0%E5%85%A5%E5%9C%8B%E9%9A%9B%E7%B6%93%E8%B2%BF%E7%B5%84%E7%B9%94%E7%9A%84%E6%94%BF%E8%A6%8B%EF%BC%8C%E5%8F%B0%E7%81%A3%E7%9C%81%E5%95%86%E6%A5%AD%E6%9C%83%E9%A1%A7%E5%95%8F%E6%88%B4%E8%82%87%E6%B4%8B%E6%8C%87%E5%87%BA%E3%80%8C%E5%8F%B0%E7%81%A3%E5%8A%A0%E5%85%A5%E5%9C%8B%E9%9A%9B%E7%B5%84%E7%B9%94%E6%9C%80%E5%A4%A7%E7%9A%84%E5%95%8F%E9%A1%8C%E6%98%AF%E5%85%A9%E5%B2%B8%E3%80%8D%E3%80%82%EF%BC%88%E4%B8%AD%E5%A4%AE%E7%A4%BE%EF%BC%89.jpg?1702367974)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簡嘉佑台北報導】「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最大的問題是兩岸關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戴肇洋如此指出,各黨候選人都提出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的展望,但民進黨想申請CPTPP、民眾黨想先加入RCEP,恐怕都會遭到中國阻擾。一位不具名的資深財經學者也說,中國與台灣貿易關係緊密,ECFA確實有重新協商的必要性,他認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的政見。
ECFA應先行
針對國際經貿協定的議題,上述不具名的財經學者指出,許多中國參與其中的國際組織都採共識決,一旦中國本身或煽動其他國家提出否決,台灣就難以加入相關組織,加上中國還是台灣最鄰近、貿易關係最緊密的國家,所以ECFA確實有重新協商的必要性,至少要跟中國保持穩定的經貿關係。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李沃牆也抱持同樣的意見表示,國際經貿協定對台灣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國65%以上的GPD還是靠出口,所以三位候選人都有提出相關的政見。然而,他強調,最困難的部分還是中國阻擾,所以如果我國與中國有經過一定的協商與談判,加入其他國際組織的機會相對就比較大。
不能放棄中國市場
他更指出,綠營走「親美反中」的路線,不斷加強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同時與新南向國家、歐盟的貿易量也有微幅增加,因此今年前11個月,台灣對中國的貿易出口已減少兩成以上。
「這些貿易變化是否能夠損益兩平,值得繼續觀察,」李沃牆說,儘管台灣近年持續減少對中國的貿易,但該國佔台灣出口貿易的比例還是高達三成以上,顯見中國還是非常重要的市場,無論哪一黨都不能放棄。
中國是關鍵阻礙
戴肇洋說,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想要加入CPTPP,但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最大的問題是兩岸,光是氣候變遷會議,台灣在馬政府時期以後就沒有進入會場,兩岸關係若沒有改善,加入CPTPP的可能性就不高。他解釋,由於中國比台灣早申請,雖然以高標準貿易來說,台灣程度較中國高,但在國際現實下,順利加入CPTPP的可能性較低。
「光是CPTPP就不容易了,更何況中國主導的RCEP!」戴肇洋也說,中國很多產業也因為RCEP遷移往新南向國家,東協國家雖然與我國關係不錯,但過去新南向的成效已經有限,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說要加入RCEP的可能性不高,除非兩岸關係能改善,而印太經濟架構也很難加入,美國會顧忌中國。
他強調,蔡政府現在雖簽定《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但前面都是相對容易談判的項目,第二階段將牽扯到中小企業,就不會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