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無所不在 學者:應建立監測數據

簡嘉佑 2023/04/12 12:08 點閱 14638 次
中研院博士後研究者孔燕翔12日發表,台灣河流受微塑膠汙染影響的研究。(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中研院博士後研究者孔燕翔12日發表,台灣河流受微塑膠汙染影響的研究。(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人類每天攝入300個微塑膠!中研院博士後研究者孔燕翔12日調查淡水河與台中烏溪後,都有發現微塑膠的汙染,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區域,微塑膠汙染更嚴重。他指出,微塑膠汙染與人為活動高度相關,雨水下水道很可能是微塑膠進入水體的途徑,我國應監測各地汙染的數據,才能訂定對策。

「微塑膠」指的是任何小於5mm的人造纖維或塑膠碎片,主要來源包括民眾各式日常用品、輪胎因為磨損而產生、漁業或工業等。近來研究發現,微塑膠已無所不在,從空氣、土壤,甚至是聖母峰到深海,且許多動物和人體內也發現微塑膠。

塑膠入侵都市河流

孔燕翔與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淡水河與台中烏溪採集水樣,分別發現兩個水域的水體中,平均每立方公尺分別有24.6與12.6個微塑膠。調查更發現,人口密度愈高的區域,微塑膠的濃度亦隨之增加。

「從淡水河與烏溪的調查,證實台灣的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的污染,微塑膠的量與人口密度和土地使用有顯著相關。」孔燕祥指出,此次採集到的微塑膠71%小於1公釐,應來自各式行為而磨損、破碎或脫落所產生的微塑膠,隨著河川流經市中心區而增加,最終進入海洋。

”AA”

應建立監測機制

孔燕翔表示,微塑膠常常含有塑化劑等化學物質,還會吸附環境中的有害物質,被生物誤食之後,影響生物的生長和新陳代謝,以及對器官造成損害。他指出,人類每天飲食、呼吸時,就有約300個微塑膠進入身體。

「雨水下水道很可能是微塑膠進入水體的來源與途徑,這次採樣過程也發現河岸有許多不明的水管,很可能將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川,」孔燕翔指出,台灣目前尚未有針對河川微塑膠的長期監測,未來仍需持續研究,以了解對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風險。

針對台灣面對微塑膠問題,還有什麼政策?孔燕翔表示,目前能以移除環境的大型塑膠垃圾為先,可以比照其他國家,經過雨水下水道的廢水都先行處理。台灣也可擴大監測,了解台灣各地微塑膠汙染的狀況,才能訂定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