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隨筆》爭辯低薪 不如推動經濟創新

戴肇洋 2023/04/11 12:05 點閱 2665 次

2017年歲末,蔡總統曾經公開承諾解決青年族群低薪問題,最近國民黨立法委員依據歷年數據指出,去年受雇員工914萬6千人、占比接近6成月薪不到4萬元,最近5年大學畢業新進員工起薪僅有成長1,158元,顯示蔡政府執政7年以來青年族群並未分享經濟成長成果,特別提出增修法規協助受雇員工加薪。

青年未享經濟成果

隨著總統及立法委員大選來臨,青年低薪問題勢必成為爭辯議題之一,不論執政黨大肆宣揚過去六年基本工資持續上調,青年起薪即將達到「30K」,或是在野黨不斷痛批政策朝向財團傾斜,受雇員工並未分享經濟成長成果,都無法扭轉「台灣等於低薪」的狀況,讓青年淪為貧窮階級之事實。

國內青年低薪魔咒,其實可以溯及1990年代後國際經濟劇變,雖政府積極調整產業政策,同時扶植新興產業發展,迄今已打造出電子、資訊通信等少數高薪明星出口產業,但似乎並未改變以加工製造為主的思維,讓受雇占比多數的傳統產業員工薪資呈現停滯現象。

此外,新冠疫情爆發之後,雖部分產業例如電子、資訊、通信等產業,因5G、宅經濟、車用電子、遠距商機及高效能運算需求極為強勁,而呈現雙位數字成長;但相對內需、觀光及部分傳統產業,則是因消費緊縮、各國封境或斷鍊而陷入停滯,這些行業受僱員工無疑是最大的受害對象。

高薪就業機會漸減少

另一方面,則是近年以來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威脅、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之下,在代工模式轉型遲緩的同時,科技產業在全球布局考量下不斷出走,加上民間投資意願低迷,造成高薪就業機會逐漸減少,更加使得青年在這些內外因素夾擊下難以擺脫低薪夢魘。

很遺憾地,過去二十餘年以來在推動經濟創新政策上,因「執政失能」或「行政怠惰」,而導致部分傳統產業升級轉型遲緩及高薪就業機會增加有限,是造成青年持續低薪的關鍵,朝野政黨沒有必要在大選考量下,為青年低薪責任歸咎而爭執辯論不休。

創新治國大綱何在?

換句話說,朝野政黨迄今並未提出較全方位、前瞻性可以促進台灣經濟創新的治國大綱,不論過去國民黨所實施的愛台12項建設,或是目前民進黨所提出的五加二創新產業計畫、新南向計畫、前瞻計畫,已經無法讓台灣迎接未來全球競爭發展之挑戰。

從國內產業再三對政府的喊話可以看出,其對未來台灣經濟創新的憂慮。因此,我們期待2024年將接班的國家領袖未來在大選中,與其爭辯青年低薪議題,不如論述可以讓台灣經濟真正脫胎換骨的治國大綱。唯有如此,國內青年低薪現象,始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