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核三延役電力無虞? 缺電問題應嚴肅面對

醒報編輯部 2022/12/13 14:41 點閱 3609 次

台灣電力挑戰嚴峻,核二、核三廠究竟能否延役,引發激辯。外商及企業界憂心缺電將成為經濟發展最大罩門,政府能源政策只寫到2024年?節能減碳、電費、經濟發展規劃充滿矛盾,環保議題已淪為紙上作業,政府應擬定具體可行措施,強力推動。

各界都擔心電力不足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最近公開表示,擔心明年電不夠用已太晚,應超前部署,多關心5年以後電力是否充足?企業界人士黃崇仁、郭台銘、林伯豐⋯,以及美國商會、歐洲商會、日本商會,無不擔心台灣電力不足,每年都疾呼,台灣應重視未來電力不足挑戰,但是政府始終不能讓各界安心。

核二、核三廠究竟能否延役,再度引發爭論,支持延役論的理由,當然是防止供電不足,重創民生及經濟需要,持反對論方認為, 核二的燃料池已滿,無法延役,核三廠一號機商轉73年,燃料池貯存容量2160束,已貯存1653束,二號機商轉74年,貯存容量2160束,已貯存量1656束,因此核三廠延役,較為可行。

能源環保政策矛盾

然而,即使政府同意核三廠延役,以台灣能源、電價及環保政策觀察,並不代表一定電力無虞,主要原因是缺乏完整規劃,能源浪費及環境污染嚴重,供電隨時會因氣候變化及電網老舊,發生停斷電問題。

其實最讓企業界及人民擔心的,還是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接受媒體訪問時説,蔡英文總統的能源政策只寫到2025年,因為「2024之後,就不是我的事了」,且自從他不獲聘總統府資政後,再也沒辦法和蔡英文溝通能源與永續發展議題。

能源及環境永續發展,是國家長期的挑戰,規劃自應以未來眼光考慮,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政府諸多節能減碳、電費、經濟政策規劃,充滿矛盾,看不出具有未來性眼光考慮挑戰。

工業發展不宜浪費能源

以最耗電的晶圓廠為例,規劃中至少還要再蓋8座,還不包括其他產業鏈設廠。台商回台方案,有近千家獲准設廠,外資看好台灣電費廉價,紛紛來台設立資料中心或研發中心,包括微軟設立最大雲端研發中心,Google設立三座資料中心、美光併購國內DRAM廠後,擴大打造成生態系。

另外德國半導體材料大廠默克、日本信越化工、荷商艾斯摩爾⋯,都在大量耗費台灣電力。

政府的能源政策,鼓勵發展再生能源,包括風力發電、太陽光電等,然而,以台灣地窄人稠現況,大量農漁業及山坡地、森林,被挪作太陽能發電使用,甚至衍生黑道把持種電土地問題,外傳台南市88槍擊案,正是因為太陽光電界利益分配不均導致。

節能減碳政府以身作則

付出沈重的環境及資源後,並不代表能源充足,廉價的電費政策,政府帶頭浪費能源,如「班班有冷氣」政策,一口氣增加10萬台泠氣;公共建設及政府機關,也不考慮綠色建築的重要性;高階主管人人配車,未思考共乘減碳;加上電費便宜,民間無人願意投資太陽能板節電,浪費嚴重。

當前電力供應挑戰嚴峻,核二廠應無運轉機會,即使核三廠繼續運轉,未必是電力無虞,以及環境保護安全的保證,政府推動公共建設,以及環境永續、能源政策,應以長期及周延計劃,以身作則,引領人民共同節能減碳,才能保護供電無虞及環境永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