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需要有漂泊的決心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故事

小野 2022/06/23 14:59 點閱 1814 次

曾經花了很長的時間陪伴兩個孩子求學成長。兩個孩子長大後也很「傳統」的選擇結婚,生下了他們的孩子。

轉瞬間如自由落體般,又快要十年了。孩子的孩子們陸續都成了二、三年級的小學生,最近又開始煩惱焦慮:要讓孩子們去讀那一所國中。那一所國中比較適合自己的孩子?

父母的期望

我們一定曾經想過,自己想要給孩子怎樣的教育,能夠給予他們怎樣的陪伴?女兒曾經這樣回憶著:「爸爸對我們的分數特別不在意,不在意的程度甚至使我不安。後來才知道他對我們的期望比考試考好更難達成。他期待我們成為有歷史感、有社會意識、有文化的人。他在和我們一同遊玩旅行時,不自覺地會不斷透露這樣的訊息。」

高一就吵著要休學的女兒後來還是乖乖的回到體制內把大學讀完,之後她做出了一個很勇敢的決定,學習義大利語言和文字,一個人隻身飛往義大利,去了不同的城市,最後在米蘭設計學院完成了視覺設計的學位,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義大利通。

漂泊的決心

回台灣後換了幾個工作,動畫影片製作、報社副刊編輯、大小提琴店店長,最後終於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到現在,結婚後連續生了兩個小孩。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看待自己這樣的人生的?也不知道她會不會怨怪從小在我如此自以為是的、封閉的教養下限制了她的其他可能?

我常常對她說,當孩子長大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四處流浪。她笑著說:「流浪需要有漂泊的決心啊。」

然後她送了我一本她編的新書,是半個世紀前轟動全球的漫畫大師雨果·帕特的經典漫畫「科多·馬提斯」系列的第一本「鹹海敘事曲」。

打開了我的視野

之前,每隔一陣子,她就會送一本她自己主編的,可能會符合我的閱讀「口味」的繪本,像是「那年春天,在車諾比」、「地獄中的地獄」(今年在國際書展中的法國館中也都有展覽及活動),從她主編的書籍中,我發現了一種成長中的潛移默化,她真的就朝著有歷史感、社會意識、文化深度的方向走去,而且越走越遠,她編的書漸漸也打開了我的視野和格局。

這是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故事,想要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