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雜記〉從德國為什麼不出手談起

游常山 2022/03/28 11:32 點閱 1512 次

俄烏戰爭開打屆滿一個月,侵略者俄羅斯已經達到逼迫全球能源飆漲的目的,如今俄國的石油與天然氣大賺戰爭國難財;而對手烏克蘭的總統、喜劇演員出身的倫澤斯基倒是搏盡全球主流媒體版面,也贏得面子。

戰爭再打下去,對全球經濟會造成什麼影響?很多人質疑,德國為何不出手?如今會讓俄羅斯略有懼怕的,除了美國就是德國,德國算是歐盟共主,何以遲遲不下重手,逼迫普丁退讓?

天然氣供給很敏感

原因還是能源的問題,尤其是天然氣的供給問題。

歐盟的天然氣有一半來自俄羅斯,其中奧地利、保加利亞等中歐十個國家更占比到七成五,這些國家的春天要到五月才會來,即使初春也冷到不行,一旦與俄羅斯徹底翻臉,暖氣在惡寒的天氣被切斷,首先就是民生問題。

目前西方國家以美國為首的正義聯盟,制裁俄羅斯的手段集中在金融方面,包括有中立國傳統、紅十字會所在地瑞士,聯邦總統卡西斯已在二月二十八日都聲明,要凍結俄羅斯在瑞士的金融資產。

德國忌諱傷產業

不過,真正讓圖窮匕見,使俄國柴米油鹽都缺、日子過不下去了,飢荒起盜心,那才嚴重;莫斯科升斗小民目前搶衛生紙,下一步搶麵包,就會暴動,只是看來還沒有到搶麵包的境遇。

反而是德國的重工業的能源問題,以及中西歐人的供暖問題是掌握在普丁手裡,如果此刻完全切斷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將會使德國的產業備受衝擊,嚴重的時候生產線必須停工,然後就是數十萬人失業的連鎖骨牌效應。

這點來看,俄羅斯儘管鴨霸,西方正義聯盟奈我何,難怪德國不敢出重手。

溫習古巴危機

我們再情境模擬下去,俄烏戰爭伊于胡底?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復活,國際關係學上的陳年詞彙「第一國際」Vs.「第二國際」又可以拿來套用,回顧1960年代初期古巴危機、核武恐怖平衡的老故事新版本,六十年前美國英俊年輕的甘迺迪總統「以暴制暴」解決了「豬玀灣危機」,逼迫赫魯雪夫從古巴撤軍,因為古巴在美國東南角第四大州佛羅里達州的東南方,「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所以溫習這段國際關係的歷史,可以想像俄羅斯強人普丁的內心深處,是如何模擬歷史重演的。

普丁從「地緣政治」推論,背後是美國與德國的「北約」,直接的鑰匙到烏克蘭,這個與俄羅斯有唇齒相依關係的南方近鄰,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談判的條件就是開:烏克蘭要永久中立,且要入憲法。用常識判斷,烏克蘭已經在2018年4月12日退出「獨立國協」,早就是主權獨立國家,怎可能讓你俄羅斯來指點江山?所以這一戰又非打不可。

和談不好談

明乎此,就知道俄烏戰爭的和談不好談。從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的骨牌效應,兩年後葉爾辛逼迫當時俄共總書記戈巴契夫讓出權力,蘇聯瓦解,1991年12月另外組「獨立國協」十一個國家,取代舊的蘇聯,可是十七年後,就首度有喬治亞共和國宣布退出「獨立國協」,那可是整整比烏克蘭還早十年與俄羅斯翻臉。看看現況,喬治亞共和國現在也還好嗎?

很多人道主義者最後的結論都是為弱者烏克蘭禱告,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世界是握在惡者手裡面,執政的、掌權的,如果都是像普丁那樣的獨夫,天下又如何太平?

原來國際關係犬牙相錯如此複雜,治一經廢一經,牽一髮動全身,且看上帝要如何出手讓北亞地區環黑海的大戰區,如何重拾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