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醉認知錯誤 逾5成恐有酒精殘留

臧品安 2021/01/20 13:05 點閱 2433 次
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民眾應更注意隔夜醉問題,避免意外觸法成為酒駕者。(photo by 臧品安/台灣醒報)
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民眾應更注意隔夜醉問題,避免意外觸法成為酒駕者。(photo by 臧品安/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台北報導】「前一天若有較多的飲酒,隔天最好不要自行開車!」交通部20日指出,民眾因「隔夜醉」問題造成的酒駕事件時常聽聞,且據隔夜醉調查,有逾5成民眾對隔夜醉認知錯誤;長庚醫院胃腸科醫師錢政弘提醒,飲酒後若沒有出現酒醉不適症狀,不代表酒精代謝快,民眾只要有碰酒精,都應避免自駕。

隔夜醉認知錯誤高

依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自104年起酒駕肇事件數6658件逐年遞減至109年4091件,降幅38.6%;但統計酒駕肇事的時段發現,清晨4時到中午12時,佔整體酒駕時段近20%,顯示白天仍有酒駕肇事風險。另據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進行隔夜醉調查,已有近9成民眾知道隔夜醉一詞,但進一步調查中發現,仍有逾5成民眾對隔夜醉認知錯誤。

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理事長阮道明表示,促進會從106年起發起「不酒駕 我行」宣示計畫,原定目標是在5年之內募集人數達10萬人以上,去年宣示人數從11萬升至16萬,在疫情期間能有5萬人以上加入,代表民眾與社會對促進會理念的支持,今年也將繼續響應交通部的政策,讓「不酒駕 我行」成為全民運動。

碰酒精應避免開車

「今年特別與關心酒駕議題的YouTuber 恩熙俊及美麗本人一起合作拍攝宣傳短片。」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近年來酒駕事件已逐年減少,且自108年酒駕修法後,確實達到一定程度的嚇阻與宣導成效;但細究肇事時段發現,清晨4時到中午12時,佔全天候各時段比例近20%,民眾若前一天有較多的飲酒,隔天最好不要自行開車。

針對酒精代謝的錯誤認知,錢政弘解釋,人們常誤以為不容易喝醉就是酒精代謝好的表徵,其實不然;酒精代謝取決於肝功能運作是否正常;有規律運動習慣者,可能較不易出現酒醉不適症狀,但不代表酒精代謝快,因此無論有無症狀,只要有碰酒精都應避免自駕;每人的代謝速率不同,但都需充分的休息才能將酒精完全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