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也有假象? 我們沒有想像中聰明

醒報編輯部 2019/04/26 09:38 點閱 3109 次

思考是一種集體行動

一九五○年代,出現了認知科學這個新興領域,企圖理解宇宙中最神奇的現象:人類心智的運作原理。思考是怎麼發生的?腦袋裡究竟上演著哪齣劇碼,才能讓有情眾生懂得數學運算、理解自己終將一死、(偶爾)無私地行善,或學習用刀叉吃飯這類簡單的事呢?目前還沒有機器或其他動物擁有相同的能力。

身為本書的兩位作者,我們的生涯都在研究人類心智。史蒂芬是認知科學教授,研究這個主題至今已二十五年了;菲利普是認知科學博士,目前是行銷學教授,主要研究一般人的決策模式。根據我們的第一手觀察,認知科學發展多年下來,並非愈來愈理解人類心智何以能實現驚人的成就,反而多半在教個人認清自我的極限。

人類心智不像電腦

人類心智不像桌上型電腦那樣儲存了大量資訊,而是在長年累月地演化下,懂得汲取最實用的資訊,方便在不同情境中做出決策,目的是靈活地解決問題。因此,每個人只在腦袋中儲存了極少量周遭環境的細節。若要打個比方,人就像是蜜蜂,社會如同蜂巢;我們的智慧並非儲存於自己腦袋裡,而是在人類的集體意識中。

想要生存,個人不僅得仰賴腦袋裡既有的知識,更要取用儲存在別處的智慧,包括內在與外在環境之中,尤其還要從他人身上獲得。全部加總起來,人類的思維其實廣無邊際,但這是整個群體的產物,不是單一成員的功勞。

##知識共同體
若我們只依靠腦中的有限知識和推理能力,絕對不會具備如此出色的思考能力。我們成功的秘訣,就是活在知識俯拾皆是的世界,知識存在於我們製作的東西中、我們自己的身體裡、工作環境,以及其他人身上。我們活在一個知識共同體中。

我們可以從別人腦袋獲取大量知識,親朋好友都有各自的專業領域。我們生活中若遇到問題,像是洗碗機動不動就故障,也可以向專業人士求救。電視上有學者和名嘴,分享著最新時事和知識。我們還有各式各樣的書籍,甚至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存取史上最浩瀚的資料庫—網路。

無疆的知識

雖然我們的頭顱限制了腦袋的大小,卻無法畫定知識的疆界。所謂心智,其實延伸至大腦之外、包括身體、環境和他人,因此研究心智不能只研究腦袋。認知科學並不等於神經科學。

清楚表達個人所知並不容易,若要同時認清自身的無知更難上加難。想要加入知識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你具備的知識僅有部分在你腦袋裡—就需要明白有哪些資訊可供使用,就算不在自己記憶中也一樣。知道哪些資訊能用可不是簡單的事,你腦袋內外的東西必須無縫銜接,我們的心智得連接外在環境和腦袋裡頭的資訊。人類有時會高估自己所知,但整體而言仍過得出奇地好,這正是演化了不起的成就。

  現在,各位讀者有了足夠背景,能理解知識假象的起源。思考的本質,就是無縫汲取自身或周遭的知識。我們之所以活在知識的假象之中,是因為無法明確區分腦袋內外的資訊,這又是因為界限本來就不是涇渭分明。因此,我們才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哪些事不懂。

為何要了解知識假象?

這般理解了心智的運作後,有助我們解決高度複雜的問題。認清自身所知的侷限,理應會讓人更加謙卑,進而敞開心胸接受他人的觀念和思維,也教我們如何避免壞事發生,譬如做出錯誤的理財決策,還能改善我們的政治制度,幫助我們評估在信任專家和賦予選民決定權之間,應該如何拿捏。

由於思考並非獨立為之,我們因而傾向團隊合作。這就意味著個人貢獻更取決於合作能力,而非個人思考的強度。個人的智慧常常被高估了,這也代表我們進行群體思考時,學習的效率更高。無論是哪階段的教育,最出色的教學方法都會提倡團隊學習。這對教育界而言並不新奇,卻沒有廣泛實踐於教學中。

我們希望你在讀完本書後,對於人類心智會有更深層的了解,並正視自身的知識和思想,其實多半仰賴著周遭的人事物。我們腦袋的運作固然神奇,但終究取決於別處的知識。

書名: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作者: 史蒂芬‧斯洛曼, 菲力浦‧芬恩巴赫
譯者: 林步昇
出版社: 先覺
出版日: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