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哲學:幸福經濟的根基(20181223美國利益)

邱慕天 2018/12/23 16:16 點閱 9412 次

勞動哲學:幸福經濟的根基
The Working Hypothesis

數十年的工資停滯、勞力外流、家庭及社區根基鬆動,似乎指向美國一個總體經濟的問題。

1980年出生的美國人中,有一半人在30歲時的收入低於他們父母在同年齡時的收入。中年白人自殺率上升、肝病和藥物過量導致高中生的死亡率提高。人均壽命從2015年開始連續3年下滑,這在美國歷史上沒有先例。

經濟決策本末倒置

《美國利益》指出,政府以GDP增長為主導的經濟決策已經本末倒置。破壞穩定的家庭,摧毀整個社區、使人們對社福的依賴增加,這些社會損失還會蔓延到下一代,遠不是國家創造一些超級企業、超級富豪階層的獲利可以彌補的。勞工階層應該要是政府施政「最硬的一塊」,以保障社會的強健。

以侵蝕勞動力市場健康的方式追求增長,然後將贏家的收入重新分配給輸家,只能在數據上彌補果效,卻不可能帶來真正可持續的繁榮,因為勞動者在勞動行為中獲得尊嚴與人格實現的層面被剝奪了。統計顯示,失業率與男性的不婚和離婚率間有顯著的關係;從生產者的位置上跌落,也摔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和繁衍機會。

開放的同時也武裝

傳統的自由主義經濟學都犯了一個錯誤,以為「消費」是「生產」的唯一目的,彷彿生產行為若沒有對應的「消費行為」來成全,就沒有價值。這忽略了一些看似無償的人格和物質勞動:履行傳統義務、建立牢固的人際關係、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支持一個家庭、哺育後代…。

《美國利益》批評美國左右兩黨的政策,並特別指出,民主黨式的左派太多時候以破壞市場效能的經濟計劃,讓勞資關係疏離。他們要做的應該是幫勞工加值、讓市場更健康、讓雇傭關係更具吸引力。這些共和黨儘管也沒做到,但就憑著左派菁英生活在進步圈及傲慢的辭令,川普在2016大選成功吸收了憤怒勞工的動能。

敗選後依然有聲音檢討民主黨,是敗在「改革還不夠徹底」。但「我要全球自由開放、也要強固的社會安全網」這種流行的左派自助餐理念已經不再得到支持。《經濟學人》和《華郵》專欄就認為,如果不同意川普的「鎖國」,就重新思考如何「開放」的同時「武裝」(open and armed)──提供讓勞工轉職再就業的競爭力。

重點在發展邏輯

最終這個時代需要的經濟改革,在於發展邏輯:當社會總體的生存條件已經不斷改進時,我們為何還要追逐那些「讓愈來愈多人被剝奪幸福感」的GDP增長?是時候,讓我們以提供全體勞工「能維繫家庭和社區的有意義的工作」為目標來改革方針。

《美國利益》也就環保、供給、移工、勞資合約、稅務各項,逐段審慎提出施政建議;以美國的資源和條件,這些並非不可為,而是不為也。

https://www.the-american-interest.com/2018/10/15/the-working-hypo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