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限核協議 中東新戰略 (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5/07/22 09:46 點閱 1652 次
提高飛彈的數量和攻擊力度,使本國與潛在威脅國的實力相當。(photo by Wikipedia)
提高飛彈的數量和攻擊力度,使本國與潛在威脅國的實力相當。(photo by Wikipedia)

伊朗和「五常+1」在維也納達成限核協議,換取解除經濟制裁,並不代表中東緊張情勢會因此變得緩和,畢竟,每個國家基於生存的目的,都有其戰略假設,伊朗也不例外。

地理上,伊朗鄰接阿富汗、巴基斯坦、土庫曼坦、土耳其、伊拉克、科威特,隔波斯灣遙望沙烏地阿拉伯,德黑蘭當局根據國家所處地理位置所設定的地緣政治密碼,深深影著國家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戰略。

在地層次上,排除邊境安全威脅,必須維持足以與伊拉克等鄰接國家競爭的武力;區域層次上,制霸中東,最大的假想敵就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屬於地區性國家,欠缺全球層次的戰略,美伊長期交惡,促成與俄羅斯結盟,依賴俄國提供防衛軍備。

【中東4國 彼此較勁】
在中東地緣政治板塊上,敘利亞、伊拉克、伊朗、以色列等4個國家,在國防武力上彼此較勁。當中,以伊(拉克)與美國交好,伊(朗)敘和俄羅斯結盟,各國的飛彈攻防能力都仰賴美俄,無形中,美俄成為中東地區的「影武者」。

面對「飛彈地理」的衝擊,除了上述4國外,中東其他可能遭受飛彈威脅的國家,確保國家安全的途徑,只有下列4種策略選項:

其一,發展核武,以核武來進行嚇阻。最能產生嚇阻效果的就是核武策略,但容易引起國際社會的制裁乃至反制。其二,自行研發彈道飛彈,提高飛彈的數量和攻擊力度,使本國與潛在威脅國的實力相當。

其三,發展飛彈防禦系統。這種策略表面看來雖然能夠降低軍備競賽的機率,卻必須取決於潛在威脅國的反應,一旦陷入「安全困境」,就很難免於軍備競賽。其四,發展不對稱戰爭能力,研發殺傷力不強,成本低廉,但命中度高的小型飛彈,不失為可行之道。

【延遲核武 未損利益】
伊朗自1979年宗教革命後轉化為準神權國家,自什葉派政權成立以來,國家戰略目標就是要制霸中東,從而設定與遜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為假想敵,因此,在上述四種選項中,選擇發展核武,以核武進行嚇阻,反而招來國際制裁,讓伊朗經濟低迷、民生困頓。

對西方國家而言,依據限武進程執行的進度,決定解除制裁的程度;對伊朗來說,擁核嚇阻/制約沙、以兩國的戰略需求不變,延遲核武發展以換取解除制裁,並未損及國家核心利益,是可以接受的方案。這是各方達成維也納限核協議的主要原因。

解除經濟制裁,伊朗得以解凍資產並恢復石油輸出,德黑蘭當局若以強大經濟後盾,擴張傳統軍力,同時資助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阿塞德、葉門的胡塞青年組織、伊拉克什葉派政府,以及巴勒斯坦哈瑪斯,則中東情勢的變遷將更為險峻。一言以蔽之,在追求國家核心利益不變的前提下,一時的限核,只是延緩核發展步調,並未改變伊朗制霸中東的終極戰略目標,中東和平之路仍前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