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融資變調 拿去建火力發電廠

范捷茵 2014/12/02 19:26 點閱 4608 次
日本以「氣候融資」名義在印尼投資燃煤發電廠,引發環保爭議。(photo by Wikipedia)
日本以「氣候融資」名義在印尼投資燃煤發電廠,引發環保爭議。(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綜合報導】基於「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概念,由已開發國家出資協助窮困國家減少碳排、適應氣候變遷的氣候融資(climate finance),卻因為資金運用缺乏明確的規範,竟被一些國家拿來興建火力發電廠,使對抗暖化的美意完全變調。

「氣候融資」是2009年在哥本哈根氣候變遷高峰會上,各國為了齊心解決暖化問題,同意由已開發國提撥一筆融資,幫助窮困國轉型或克服氣候災害。已開發國家決議3年內挹注300億美元的資金,2020年後把每年捐款加碼至1千億美元。

《美聯社》調查卻發現,日本2010至2012年間對印尼第3大燃煤發電廠挹注7億2900萬美元,並投入2億1400美元在其他火力發電廠上,爭議點在於,總額將近10億美元的投資,名目卻是「氣候融資」。

為了改善印尼碳排,日本銀行投資興建火力發電廠,希望讓發電效率較佳的新電廠,取代高耗能、低產值的舊廠。日本外交部發言人出面回應說,有些國家無法擔負煤礦以外的原料,因此建造更有效率的火力發電廠「較實際可行」。不只印尼,在印度、越南也有以氣候融資為名目的其他投資案。

環境專家認為,「氣候融資」應該投資在能真正解決暖化的建設上,而不是僅解決當前問題,忽略新發電廠未來的汙染,燃煤發電廠不僅不符合「乾淨能源」定義,相較於天然氣發電更有2倍的碳排量。

日本的例子也顯示,「氣候融資」無論在定義、運用或後續監督上,都缺乏明確的規範,也容易使各國美意變質,無法達成對抗暖化的初衷。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即將在祕魯開幕,專家希望「氣候融資」相關問題,也能納入會議一併討論。

《雅加達郵報》指出,若氣候融資能被好好追蹤、應用,並建立合理的分配機制,全球都會是受益者,印尼15年內也有望減少41%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