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薄荷四國、虎媽言論、全美氣候惡劣(20140109醒報國際現場)

陳昱穎 2014/01/09 19:39 點閱 1979 次

20140109醒報國際現場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來賓:嚴震生教授(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整理:鴉鴉

一、「薄荷四國」將成世界重要經濟體。

˙最近有一個很特別的名詞,叫「薄荷四國」。這是由以前提出「 金磚四國」(BRIC)的歐尼爾所創,請嚴老師跟我們介紹「薄荷四國」是哪四國?

首先讓我們回顧「金磚四國」,是由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組成。後來又追加了南非(South Africa)而成為現今我們所知的「金磚五國」(BRICS)。這金磚四國的經濟成長快速、人口也特別多,看起來頗有代表成為新興經濟強國的趨勢。

沒想到這幾個國家開始聚在一起討論相關議題,可能也是受到言論的激勵;所以歐尼爾現在又提出了「薄荷四國」(MINT)的構想。這四國分別為墨西哥(Maxico)、印尼(Indonesia)、奈及利亞(Nigeria)以及土耳其(Turkey)。

不過之前歐尼爾也提過「霧氣四國」(MIST),其中的S指的是南韓(South Korea);後來又認為南韓與其他國家的情形不同而作罷。因為南韓雖然是值得期待的經濟快速發展國,但是已趨成熟;所以還是定案為「薄荷四國」。

這四個國家的共同點在:首先這四個國家的人口都在八千萬到一億左右。再來是年輕人口多,這代表著這四個國家未來工作人口會比非工作人口多;這與台、日、韓三國已經面臨人口老化的國家相比是不同的。最後就是它們擁有豐富的能源或是位處重要的地理位置。

但是這四國可否樂觀的如預測在2050年進入全球經濟前十強?這點我持保留態度,但至少可以期待它們會有迅速的經濟發展。

˙這四個國家中,居然會有來自非洲的奈及利亞,這點有些令人意外。能否請嚴老師為我們說明?

˙通常我們對奈及利亞沒有這麼高的期待有兩大原因:首先是奈及利亞內部有著長期的族群與宗教衝突,甚至還有恐怖攻擊。另一個原因是奈及利亞的貪腐情形特別嚴重,儘管它目前已經脫離軍事威權統治施行民主政權。

可是歐尼爾覺得貪腐是開發中國家的一個必然過渡性特質。等到這個國家經濟成長到一定程度,政府的透明度也會相對變高,政府貪腐情形也會有所改善。但是我們長期研究非洲問題的學者認為,非洲國家始終無法針對貪腐問題做出有效的應對,所以我是抱持悲觀的態度。

奈及利亞若能改善貪腐問題,那確實是有可能達到歐尼爾的預測。因為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國,除了人口眾多,也蘊藏豐富的石油;在石油的產量上,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產油國、世界第十石油儲存國以及第八輸出國。這些數據上都可以看出奈及利亞如果能有效進行改革,我認為它的前途真的是看好。

但是我也看到奈及利亞的缺點,首先是它的煉油技術有待加強,另外一個問題點就是電力不足;奈及利亞跟許多非洲其他國家一樣,在住家需要另外安裝發電機,因為在供電上隨時有斷電的可能,這在經濟發展上是個大問題。

˙我想請教嚴老師,若是站在台灣的角度上要如何看待及因應「薄荷四國」?

這四個國家都各有其特色,首先墨西哥在地理位置上鄰近美國,也是北美自由經濟貿易區的一環;對台灣在經濟卡位上會比較方便。再來是奈及利亞如果把附近戰爭動亂的問題解決之後,在奈及利亞卡位對於台灣在非洲的發展也有所幫助。

卡位土耳其的優勢是它未來可能會加入歐盟,印尼本來就跟台灣關係良好,若能借重它在東南亞的經濟發展,對台灣而言都是好事。所以台灣應該是要及早在這薄荷四國進行布局。

二、虎媽言論又惹議

˙第二個話題來跟大家討論中國的「虎媽」,前陣子媒體才報導過耶魯大學華裔教授「虎媽」蔡美兒,最近她又提出新的「妙論」關於哪些人種比較優異。其中他認為中國人比較優秀,美國人則較普通。此話一出馬上引起爭議。輕言好詩跟我們說明一下。

首先「虎媽」蔡美兒是在耶魯大學法學院任教,但是她出名的地方不是在她的學術,而是她的社會分析;特別是她寫的《虎媽的戰歌》引起大家特別討論是否中國的母親對孩子的教育特別嚴格?這種斯巴達式的教育與美國對孩子自主性的教育有很大的差異。

她的先生是猶太人,所以這次夫妻倆所寫的《Triple Package》(暫譯三種特質)在美國社會中找了八個文化族群,剛好包括中國人與猶太人、印度人、黎巴嫩裔美國人、伊朗人、奈及利亞還有古巴流亡者與摩門教團。他認為這八個族群中有三種特色是他們成功的原因。首先是他們有強烈的種族優越感,第二是不安全感,最後則是高度的自制能力,這邊的自制能力所指的不只是克制,還有面對困難時的自發挑戰力。

‧這種說法坦白講會觸動人們敏感的神經,因為如果說哪個族群優秀不優秀,一定會引發另一個族群的不滿;因為每個族群都有優秀的人。但是她這個言論在美國引起這麼大的爭論,原因何在?

在美國最令人擔心的事情就是為族群貼標籤,另外就是所謂的「種族定義性」;所以這種題目對美國這個包容多元文化的國家來講是很敏感的,一般人是不會刻意去提這種問題。有人說蔡美兒經歷上次「虎媽」的經驗大概也沒在怕,還敢提出這種更尖銳的主張。但是她說她只是為了這些族群為什麼比較成功,假使找到這三個元素,那其他族群是否也能仿效而得到成功?

她說她是為了美國好,只是平心而論,你會看到有沒有哪些族群在哪個領域特別有代表性?這表示有很多族群被刻版定位以後,它的要求也被提高,而就因為這樣使得這些族群不得不努力向上?

˙最後再請教一下,就是這次爭議中所挑選的族群都沒有來自美國本土的族群,這使得美國人較無法接受。你覺得美國人是否因為本位主義而產生這樣的反彈呢?

我認為有很多分析家在分析這本書的時候,看法一致認為這些族群都是新移民,所以會加倍努力。如果本來來自的文化有優越感,當你到新的環境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安全感,使你會有奮發向上的動能。

美國就曾做過研究,結果顯示新移民到了第三代就跟一般美國人是差不多的。而這本書中除了猶太人跟摩門教以外,其他書中所指的優越族群都是跟新移民有關。所以有人說如果照這本書來講,那未來美國最優秀的豈不是拉丁美洲的移民嗎?

三、全美氣候惡劣影響交通、經濟活動

˙第三個話題主軸我們轉移到美國天氣。從去年以來,不只是美國,就連台灣也很寒冷;這是自從全球暖化以後就形成的情況。只是自去年夏天開始,美國的氣候就很不穩定,最近甚至傳出最低溫度有零下51度的狀況,真是令人難以想像。
寒冷的程度就連北極熊跟企鵝都無法忍耐,也有很多分析家指出,這樣的天氣會對美國東部與中部的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請嚴老師為我們分析一下。

我曾經在美國阿拉斯加住過8到9年的時間,大概是在1988年左右,我經歷過一次特別冷的寒流侵襲;有3星期的時間氣溫約在攝氏零下30度左右。當時開車去學校一定要保持引擎跟電池隨時運轉的情況,不然大概4個鐘頭左右都會無法發動車子,所以每四個鐘頭就要讓車子發動並暖車約20分鐘再熄火。

當時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暖車,我住的房子還是有車庫的,對於沒有車庫的人而言想必會更辛苦。因為積雪還是其次,如果是車子上結冰,就一定需要靠車子的暖氣系統來讓冰融化。

不過我居住的阿拉斯加在地理位置上鄰近黑潮,所以一年中最低溫也不過是零下15度而已。這次我看到的消息是在美國中西部,我攻讀博士的時候就曾在美國中西部的明尼阿波利斯待過,最近該地的氣溫冷到都要放出紅色警訊,比我當初所遇過的零下15到20度還要冷。

這麼冷的氣溫同時也會影響到交通,像美國中部芝加哥的機場、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機場、還有紐約與華盛頓DC的機場都因為氣溫問題而延誤班機起飛;這些還只是影響美國國內一班人員進出的航道而已。

在經濟活動層面的影響可能更大,只要是與戶外有關的一定都會受影響。除此之外,因為天氣太冷而需要把暖氣開的更高溫,對能源的耗損也相對的提高,即使待在家裡,開銷也一樣變多。估計一周下來耗費了約50億美金。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美國與台灣不同,相對於台灣的地域小、人口密集,公共交通運輸方便;美國的地大物博,不論戶外活動要去哪都必須得靠開車。遇到這麼冷的天氣不只是交通不便,同時也會促使人們寧願待在家裡不出門。

這種情況下開車出門確實很危險,如果只是下大雪,我們往往只注意到表面的積雪,卻忽略了積雪底下凝結的冰層。在這種情況下,在雪地上開車隨時都有打滑的危險。我就曾經在美國這種天氣下開車,結果就因為打滑而從高速公路摔車到草地上過,還好當時是遇到草地以及大家車速不會太快,這只是我個人的經驗。

有不少連環車禍是因為對風雪環境的不熟悉就貿然將油門或剎車踩到底,而且為了在雪地上行駛,汽車除了輪胎以外也有一些配件需要更換;所以我覺得大風雪對美國的經濟確實是有很大的傷害。幸運的是,這段期間美國的死傷人數不算太多,因為大家都被迫留在室內,小朋友也因為風雪過大而留在家中沒有去上學。

˙這樣寒冷的天氣死亡人數只有15人,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這表示美國地方政府的呼籲還是有確實傳達給人民。

現在提供給大家一些數據,這段時間美國五大湖的氣溫降到零下2、30度;另外則是美國有30個周發布寒流佔美3分之2,全國約1億4千萬人口受影響。這樣的天氣也刷新了當地的低溫紀錄,這些跟全球暖化息息相關,而且未來也會繼續發生,所以美國可能要想一些因應的對策來面對相關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直接受到寒冷的亞特蘭大在往年幾乎不曾面臨降雪,這次居然一舉降到零下十幾度,這是十分可怕的。連佛羅里達州都需要擔心,因為佛州盛產水果,如果遇到零下的氣溫,對該州的農業絕對影響很大。

˙所以照剛剛嚴老師所說,包括航空、交通、農業、經濟受到影響以外,現在就連一般人認為不畏寒的動物都必須要待在室內。還有就是停電,目前有資料顯示,很多地方的電力供應都受到影響,還有就是據嚴老師所說,受到天氣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有趣的治安現象?

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一個在萊辛頓的犯人越獄逃亡,但因為天氣太冷最後還是乖乖回到監獄,因為監獄裡面比較溫暖又有伙食。

值得安慰的是美國到處都有暖氣,只要不出門,就算待在室內都算OK。不像台灣在室內到處都是冷颼颼。

在美國某些地方,像是佛羅里達州的室內就沒有裝暖氣。當然美國室內的空調還是對室內暖化有些幫助,我覺得比較不適應的大概是美國的中南部,中西部地區如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則是習慣了寒冷的氣候。

但是其他州可能就沒有相關的準備,這一個冬季過後可能美國人會再去考慮會創下這麼多的低溫紀錄是不是跟全球暖化有關?我覺得美國人還是要去檢討一下。

《明天過後》現在正在美國上演,不過我們台灣最近也遭遇寒流,可以想像如果再寒冷個5、10倍就是美國現在的狀況。如果你有朋友住在美國那應該要打電話問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