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回來啊!媽媽在等你。」復興航空班機墜毀造成48人死亡,24日下午罹難者家屬紛紛趕到現場招魂。手持罹難者衣物、相片的家屬,悲傷痛哭,喊著家人的名字,幾乎昏厥在地;而現場大批媒體湧入,也造成家屬不滿,引發...
民航局認飛行判斷均合乎規定,為何飛機仍失事?復興航空班機23日晚間墜毀澎湖,交通部長葉匡時與民航局24日表示,初步調查飛行條件一切正常,已帶回黑盒子判讀,最快5天至1周有結果。法國事故調查人員與飛機製造廠...
行政院長江宜樺24日在行政院會中率領內閣為復興航空的空難默哀1分鐘。他已指示各部會全力協助澎湖縣政府處理後續事宜;包括事故調查正由飛安會執行,針對航機操作、天候狀況、飛機結構及航管明細等著手進行;交通部則...
大統長基食品劣油案經24日二審判決,改判高振利12年有期徒刑,罰3800萬元,與彰化地院一審判決的16年有期徒刑、5000萬元罰鍰相比,相對較輕。但高振利的胞兄高振源聽完判決內容後仍表示,「判太重了!」認...
復興航空班機失事後是否處理過慢,導致家屬深夜才接獲消息?復航總經理徐以聰24日解釋說,主要是多數旅客未留下聯絡號碼所致,但已盡快通知家屬。他在記者會中3度鞠躬致歉,同時強調,事發時一切數據均符合飛行標準,...
復興航空編號GE-222客機,原訂23日下午4時從高雄小港機場飛澎湖馬公,因麥德姆來襲,延後至下午5時43分起飛。但在7時08分塔台接獲要求重飛的訊息,隨即失去聯絡,原來該機已墜毀於澎湖西溪村,機上58人...
颱風天醫院不打烊,照顧生病的人,卻苦了醫護人員。有醫師受訪時指出,院方要求所有門診、急診、住院醫師照常服務,卻沒有加給、補休,不顧醫護人員通勤安全。但民團說,由於醫師並不受《勞基法》保護,所以無法向勞動部...
鄭捷殺人案日前遭新北市地檢署具體求處死刑,社會一面倒叫好。但監委李復甸在媒體評論指出,檢方「具體求刑」不僅沒有法律依據,且容易形成社會「重罪預斷」,影響法官審判;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也認為,檢察官普遍過度求...
22位青年與部會首長面對面,激盪火花。行政院22日首次舉辦青年顧問團會議,包括院長江宜樺、國發會主委管中閔、代理教長陳德華等都與學生分組列席、討論。來自金融、科技、教育、生醫等領域的青年代表各自提出對政策...
遠通電收未在17日前依約轉置國道收費員,對此,高公局21日發函遠通,通知因未通過轉置缺失改善檢核顯已違約。高公局表示,將再限期至28日,若屆時再不改善,將依契約規定逐日開罰50萬元。 交通部次長陳建...
34歲以下的E世代,網路媒體使用率高達95.6%,求新求快的資訊來源已成主流。台師大大傳所教授胡幼偉指出,此趨勢恐導致國民知識水平下降,「『速度』逐漸成為接收資訊的基本要求,『深度』是否將成為犧牲品?」 ...
犯下4次殺人罪、22件殺人未遂罪,鄭捷遭求處死刑。日前在捷運江子翠案發生的殺人事件震驚全台,殺手鄭捷持水果刀對民眾痛下毒手,造成4死20餘傷。新北市地檢署檢方經鑑定後認定,鄭捷犯案時並無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
青年代表「網聚」,左批政府政策搖擺、右憂人才流失。教育部20日邀集北、中、南、東各地50位青年舉辦經貿國是青年會議,針對台灣經濟發展與兩岸整合提出當前困境。青年代表指出,政府的經貿政策定位搖擺、重大決策閉...
「年輕世代是痛苦的一代。」知名作家小野20日在《誰幫我們撐住天空》新書發表會說,新世代比上一代更有天分,但整體大環境不如以往。上一代競爭少,較有發展機會,哪怕只有高中學歷,只要肯努力,大多數人在中年後都能...
台電官股圖利3家民營電廠,僅罰10億元!立委林滄敏18上午召開記者會,針對民營電廠違反公平交易法,三度裁罰一案,發現台電子公司投資的3家民營電廠,一年讓台電虧損118億,僅罰10億元,卻重罰其他電廠,違反...
國發會副主委陳建良,因在職期間業務繁重、工作壓力大,1年來暴瘦5公斤,身體不堪負荷,17日正式請辭。國發會目前正積極找尋接替人選,推測可能從學界或行政部門內部延攬。 陳建良具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監獄內男性可吸菸,女性不能吸菸?」台灣菸權會理事長陳麒安16日至法務部訴願,希望法務部勿剝奪女受刑人的菸權。更生團契牧師黃明鎮受訪時認為,菸權團體不應以人權鼓勵受刑人吸菸,應全面禁菸才公平,不應片面允許...
暑期學生空閒時間變多,各種誘惑也接踵而至,其中之一就是危害健康的香菸。董氏基金會17日召開記者會,指控菸商許多不法作為,包括變換包裝、趁機漲價、違法促銷,以改變菸盒面積的手法,減少菸害警示圖文,及意圖使年...
大統長基食品向衛福部提出訴願後,撤銷18.5億元的罰鍰!17日消基會針對月初衛福部撤銷大統免罰不法所得利益18.5億元召開記者會指出,雖在法律制度上,「基於一罪不兩罰的原則」,僅判罰5千萬元,但只占油品不...
爭議多時的老農津貼終於生效,16日起老農津貼申領年限由6個月提高到15年,防止短期從農或投機者詐領每個月7千元的津貼,杜絕「假農民」現象。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明,現行津貼申請浮濫,讓政府財政不堪負荷,如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