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贈書、推銷詐騙多 可通報數發部下架

呂翔禾 2025/11/10 13:43 點閱 194 次
刑事局提醒,名人頭像常被用在買書、投資等詐騙行為,民眾要多加留意。(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刑事局提醒,名人頭像常被用在買書、投資等詐騙行為,民眾要多加留意。(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名人贈書、推銷、投資多為詐騙起手式,民眾要看清來源、小心查證!」刑事局10日提醒,近來用AI合成名人既有影像或語音素材的詐騙愈來愈多,若發現類似廣告,可透過數發部「網路詐騙查詢通報網」通報下架。吊車大王胡漢龑也現身提醒說,AI技術讓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面對涉及金錢資訊,都要提高警覺。

假稱送貨騙取個資

刑事局長周幼偉表示,近來有幾種詐騙手法:假冒名人贈書詐騙,假稱名人贈書或公益回饋,刊登社群廣告引流至LINE群組,群組中以「投資獲利分享」營造假象,誘騙民眾交付投資資金,甚至假稱送貨騙取個資;或是冒用名人肖像推銷產品或刊登廣告,並以限時優惠促使被害人購買。

另外,詐騙集團也會假冒財經專家,在社群平臺成立投資群組或貼文宣稱掌握內線消息,佯稱高報酬、短期大幅獲利,爭取信任,再安排專人私訊接洽或至住處面交收取投資款;最後則是運用人工智慧製作假代言影片,搭配社群推播快速擴散,使民眾誤信下單或匯款。

購物詐騙仍最多

「若遇到類似廣告,不要輕易點擊、提供個資!」刑事局詐欺犯罪防制中心徐子哲科長提醒,今年1到9月已經下架假冒名人詐騙廣告共17461則,若再發現類似廣告,可透過數發部「網路詐騙查詢通報網」通報下架,共同防堵詐騙訊息。胡漢龑也指出,面對涉及金錢的資訊,應「冷靜思考、停下手指、看清來源、小心查證」。

依據「165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114年10月全國平均每日受理詐騙案件441件,財損新臺幣1億9496萬元,較去年同期(585件、3億8966萬餘元)分別下降25及50%。詐欺手法受理數前3名分別為:網路購物詐騙,占30.29%居首;其次是假投資詐騙,占11.18%;再者是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占8.07%。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