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確診已超過新冠 醫籲高風險者打疫苗

呂翔禾 2025/11/05 16:43 點閱 169 次
多個醫學會5日提醒,RSV比流感、新冠還致命,高風險族群(75歲以上長者、0到6個月嬰兒)可以不同方式施打疫苗,降低重症與死亡率。(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多個醫學會5日提醒,RSV比流感、新冠還致命,高風險族群(75歲以上長者、0到6個月嬰兒)可以不同方式施打疫苗,降低重症與死亡率。(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比流感與新冠還要致命,且沒有抗病毒藥物,呼籲高齡與高風險族群施打疫苗!」醫師馮嘉毅5日在衛教記者會提醒,RSV確診數已經超過新冠,75歲以上及60到74歲以上,有高風險狀況者都要施打;醫師黃建霈提醒,孕婦可在懷孕後期(28到36周)施打RSV疫苗,以保護新生兒。

比流感、新冠還致命

台灣感染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表示,秋冬流行的呼吸道疾病除了流感與新冠以外,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一開始可能與流感、新冠很難區分,但等到症狀加重時,中老年人、2歲以上小孩子容易產生重症,且新冠與流感有抗病毒藥物,但RSV並沒有,因此施打疫苗更顯重要,以降低死亡、重症與住院率。

「近半年RSV確診數飆升7倍!」台北榮總胸腔部醫師馮嘉毅說,近來RSV確診數已經超過新冠,且RSV傳染力相當高,飛沫以外也可接觸傳染,因此在長照機構的長者住院率比住家高6.6倍,RSV死亡率比新冠高17%、比流感高2倍,呼籲75歲以上民眾都要施打疫苗。

75歲以上都要打

另外,馮嘉毅指出,60到74歲若有胸腔科相關風險因子,或是心血管、糖尿病等共病狀況,也要施打RSV疫苗。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則提醒說,9成兩歲以下嬰幼兒得過RSV,確診的急診與住院率為流感的16倍,1歲以後有氣喘的比例會比較高,呼籲懷孕媽媽可在懷孕後期(28到36周)施打疫苗,讓寶寶也能獲得抗體。

黃建霈說明,RSV疫苗需要18歲以後施打,對0到6個月的新生兒最危險,因此建議透過孕婦在懷孕晚期施打,將抗體傳給寶寶。因此,孕婦除了「左流右新」以外,建議也施打RSV疫苗與百日咳疫苗,兩者需要間隔2個禮拜。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施景中另建議說,孕婦也可在32到36周施打RSV疫苗。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