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應該加強與日本、韓國合作,因應美中關係的延長賽!」前駐美大使高碩泰3日在國策院座談會上表示,美中關係進入鬥而不破的延長賽,但美國擔任世界警察的意願下降,台灣要更主動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學者連賢明指出,中美雙方會談並未完全撕破臉,未來須持續關注美國對台如何課徵半導體關稅。
川習會是延長賽一部份
國策院3日舉行「地緣政治新局勢」座談會。前駐美大使高碩泰表示,美中此次會面,很像最近的美國職棒世界大賽,需要打延長賽,而且美國中國專家白邦瑞也說,美中關係的競逐是「百年馬拉松」,是整體制度競賽與國力的角力。他認為,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繼承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台灣要從中找到國際合作的機會之窗。
「美中還是『管控分歧,鬥而不破』!」高碩泰表示,習近平在四中全會後正全面掌握黨政軍,且認為中國雖然不會超越美國,但至少可以平起平坐,且中國已自認為是全球南方國家、金磚與一帶一路集團的老大,因此從川普第一任時對貿易戰的守勢,改成如今的攻勢,面對川普的美國優先,雙方都想要贏的狀況下,此次川習會只是延長賽的其中一環。
台應加強美日韓合作
高碩泰判斷,美國與中國很難重現過去美蘇冷戰,有可能是鬥而不破「新冷和」,且川普對於QUAD、AUKUS等世界警察機制興趣缺缺下,台灣面對如此變局,不能再像過去一樣「溫良恭儉讓」,應可加強「美、日、韓、台」的多方合作機制,因應中國對台威脅。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則指出,中國在此次貿易戰做了很多準備,包括貿易的分散、稀土、農業、美國企業的貿易調查等,但美國也有打算長期抗戰下,最後變成大家都沒有進一步的對立惡化,雙方雖然都說有達成好的共識與框架,但其實只是同意不處理敏感議題、繼續協商。
半導體關稅未定案
「其實這次川習會在會前就有結論了!」連賢明表示,美中互動逐漸呈現「管控式對抗」態勢,可能出現3個特徵:維持在高科技領域的對抗,以及在能源、糧食、稀土等領域維持部分合作,維持全球市場穩定;最後是採用「議題分層處理」方式,將雙邊關切問題區分為可協商與不可協商兩類範疇。
連賢明說,此次川習會沒有提到台灣,可能就是僵在那裡,不會變好也不會變壞。至於台灣關心的半導體關稅問題,他認為川普還沒做好判斷,因為若對台灣半導體課稅,關稅很可能被轉嫁到美國廠商,雖然川普希望先進製程回美國,但台積電與三星都已承諾在美大量投資設廠,關稅要再怎麼訂才對美國有利,美國政府可能還在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