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行政院近日對普發現金態度游移不定,院長卓榮泰先是研議增設「不領」的選項,但不只藍白批評多此一舉,連綠營內部都直言「擾民」,最終迫不得已轉彎,不增設「不領」的選項。其實普發現金歷經法案通過、不覆議與罷免失敗,且無法釋憲下,卓榮泰業已灰頭土臉,難怪游盈隆評說,卓揆錯失最佳請辭時機,如今已進退維谷。
不領選項多此一舉
立法院將審議普發1萬元的特別預算,但近日因玄奘大學教授釋昭慧等人倡議「拒領」普發現金,還獲得卓榮泰親自接見,甚至考慮研議增設「不領」的選項,但隨即遭到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評,只要不主動領,錢就會自動留在國庫,為何還要多此一舉,讓公務人員雞飛狗跳?
緊接著,連自家人如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親綠名嘴溫朗東都不滿批評。吳思瑤認為此舉不啻是「擾民」,而溫朗東更直言,行政院之前反對普發現金,然後又不覆議,如今又要民眾拒領,這樣讓支持者情何以堪,如何捍衛行政院的決策?在各方都表強烈不滿下,行政院才由發言人李慧芝緊急宣布喊卡,但已經凸顯決策相當倉促。
問題其實在基本面
普發現金歷經過法案通過(立法院支持)、不覆議(行政院並未認為窒礙難行)與罷免失敗(民意展現),且無法釋憲下,早已讓執政黨大傷元氣、失去民心,如今行政院依然小動作不斷,讓外界總有「不服氣」的感覺,但如此擺弄連自家人都不挺,顯示戰略有巨大錯誤,即使照發也加不了分。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示警說,總統賴清德雖然在大罷免失敗後,宣布要進行四項調整,外界大多期待朝野互動有新氣象,但從近日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到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強調的工作重點與模式來看,顯然權力核心並不認為其既有政治取向、路線、政策和成員有甚麼問題,問題都在技術面。
政院有推動政策能力
他強調,卓揆如今已陷入「父子騎驢」困境,進退維谷。之前,卓院長錯失了一個請辭最好的時機。他應該堅持一開始的立場,不接受立法院違憲的決議,在這個立場上請辭行政院長,一方面展現風骨,一方面營造內閣總辭契機,讓賴總統在大罷免大失敗後重新布局,也可回應大罷免大槓龜後的社會期待。如今一切都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