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敬稱的重要

施壽全 / 醫師 2025/07/01 19:13 點閱 363 次
每家醫院,每年需要接受可能多達五十餘種的訪查,包括衛福部主管的醫院評鑑,這些訪查負責的,就是讓人「肅然起敬」的「評鑑委員」。(中央社)
每家醫院,每年需要接受可能多達五十餘種的訪查,包括衛福部主管的醫院評鑑,這些訪查負責的,就是讓人「肅然起敬」的「評鑑委員」。(中央社)

有時會接到陌生外國人的來信,比如說,某某醫學會的籌辦單位人員或某某期刊的執行編輯,邀請參與開會或審查稿件等等。

分清收件人性別

如果來信者的姓名中,剛好有常見的Samantha, Vickey(女性), Jonathan, Christopher(男性) 等等,即刻就可以知道其性別,因此回信時,就可以很有禮貌的在起頭書寫Dear Mr. 或Ms. 某某等。

但是這種情形實在不算常見,許多外國人的姓名,無法分辨是男是女,因此回信起頭,只好寫Dear某某等。如果可能,分清楚性別還是很重要,因為對於不同性別的敬稱,差別就在於讓人的感受,是否有誠意?
因為有時接到信函,包括賀年片等,寫著某某先生/女士,一看就知,來信者對接信者並不了解,只是一種「行禮如儀」或「虛應故事」的動作,自然無法激起受信者的認同或熱烈回應。

頭銜敬稱 仍應使用

但話說回來,如今整個世界的氛圍都變了,中華民國甚至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有人還覺得很「驕傲」,強調性別差異,彷彿就是很「落伍」的觀念。

問題是,中文還是有先生與女士,英文也有Madam, Mistress, Miss與 Mister, Sir, Lord等語詞的存在,不明講性別,總該有其他字詞取代吧。所幸,不用「性別敬稱」,還有「頭銜敬稱」可用。

比如說,某人曾經或目前擔任院長、部長、董事、經理等,就能以該頭銜敬稱,誠意十足,也無關性別。當然,「委員」可說是最常見的頭銜了,有點資歷的人,或多或少,都擔任過某些很重要,或普通重要的委員,但都是委員。

每家醫院,每年需要接受可能多達五十餘種的訪查,包括衛福部主管的醫院評鑑,衛生局辦理的督導考核,以及不同專科職系,在某項事工上的認證等等。這些訪查負責的,就是讓人「肅然起敬」的「評鑑委員」。

敬稱令人窩心

當然不止醫院,各行各業也都有評鑑,「斷面」評鑑,是否能反映受評機構的「連貫」性真實狀況,或許難謂無疑,但除此之外,也無更好的辦法了。

而就在那短短時間中,以謙恭態度及禮貌十足的敬稱,讓委員感到「窩心」,或多或少可得到一些印象分數,也是不爭的事實,畢竟「過關」,才是最重要的。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