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上百位民眾、民團與藍、綠、白、黃、綠黨與基進等政黨代表,25日不畏風雨從立法院走到交通部,針對近日多起重大交通事故,呼籲儘速建立駕駛回訓制度!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副理事長吳祥瑀強調,2016年促進會就有提出汽機車同場地訓練、加強違規計點、落實全年齡回訓換照,交通部改革依舊牛步,盼儘速痛定思痛。
全年齡都要回訓
由人本交通促進會主辦,行人零死亡聯盟與靖娟基金會等路權團體參與的遊行,還有長期倡議交通的Youtuber火花羅、通勤者之歌與Cheap都到場聲援。政黨代表方面,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國民黨立委廖先翔、市議員李明賢,還有民眾黨立委劉書彬,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綠黨召集人王彥涵、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等人都到現場力挺。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理事巫愷政指出,交通部雖宣稱針對高齡駕駛換照制度提出改革,增列危險感知課程與交通安全講習,但最關鍵的「實地駕駛能力測驗」卻僅針對曾肇事者才需實施,根本無法真正鑑別駕駛人是否具備安全上路的能力。他提醒,身旁也有很多朋友考到駕照後很久沒開車,因此逐漸失去駕駛能力,回訓制度並非只針對高齡者。
強制險應提升理賠
「回訓制度可搭配各類優惠與交通配套,同時建立不適任駕駛退場機制!」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林柏勛強調,日、韓、美等先進國規定70 歲需要回訓換照,換照時,除了健康與認知測試,也有相關駕駛培訓。韓國更是透過65 歲免費搭乘地鐵、交通卡補助等政策鼓勵長者繳回駕照,有「退場機制」才能確保道路上的駕駛皆具有良好素質。
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理事長林美娜則呼籲,台灣汽機車強制責任險最高僅理賠2百萬元,30年從未調整價格,盼能提升到5百萬元;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副理事長吳祥瑀也說,交通部長陳世凱說「不接受路權團體對交通部改革過半的批評」,但促進會2016年就曾提出汽機車同場地訓練、加強違規計點、落實全年齡回訓換照等建議,交通部至今尚未落實。
職能師可協助評估
「駕駛人會因為疾病、藥物的影響,使駕駛能力下降。」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張玲慧監事表示,目前臺灣並沒有針對因為疾病影響的高風險駕駛,例如中風、心血管疾病、視力退化,提供後續諮詢、評量與復健訓練的機制。職能治療師應可與醫療與交通單位共同努力,為個人移動權益與大眾安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