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學校不應該直接沒收手機,應與學生討論如何管理!」綠委吳沛憶、黃捷、蔡易餘與陳培瑜等人與學生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制定手機管理辦法時,要傾聽學生的聲音。蔡易餘指出,現行規範是全校統一管理,但有學校希望分班管理;吳沛憶則強調,應該召開公聽會,未來管理須納入學生代表與意見。
應有3分之1學生代表
教育部近日宣布高中以下學生入校後,手機將集中管理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民進黨立委吳沛憶表示,草案目前還在蒐集意見階段,但呼籲政府應該秉持3個原則:要多蒐集意見、建議分級管理,不同學齡可有不同規範,還有,多傾聽學生意見。
「高中生不是無知的未成年人!」民進黨立委黃捷強調,回顧整個草案過程,幾乎都沒有聽青年團體的意見,除了倡議的Join平台以外,更應該舉行實體座談,未來各校針對手機使用規範進行討論時,應該納入學生代表,且人數不得低於3分之1,避免政策倉促上路。
親職教育也很重要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強調,如今方案是全校統一管理,但嘉義縣有調查指出,15所學校內有12校希望各班分散管理手機;同黨立委陳培瑜強調,除了校園管理手機以外,家長如何與手機世代互動也很重要,不應該將手機作為管制用品,而是要透過親職教育,讓家長與學生都能學習如何與手機共處。
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理事長蔡其曄表示,肯定教育部此次草案願意將學生訴求納入考量,並以學習階段進行差異化處理,但草案部分內容定義不明確,恐造成學生與教師衝突,未來進行管理時,要確保學生意見被傾聽,而非諮詢角色;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楊姿穎則說,教育部應該提供指引與資源支持,而非懲罰與集中管理手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