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5月11日現身聖伯多祿大殿陽台,首次舉行周日祝禱,以流利的義大利語呼應方濟各箴言,疾呼「不再有戰爭」,表示「第三次世界大戰」正一點一滴的在全球各地開打,呼籲讓持久的和平重現烏克蘭、加薩停火,他向世界強權疾呼:「不要再有戰爭」,表示他正向上帝祈禱,希望賦予世界「和平的奇蹟」。
國際視野與時代關懷
教宗在首次周日祝禱中即強調「不再有戰爭」,這種開宗明義的和平訊息,不僅具有深厚的宗教意涵,也展現出教宗身為道德領袖的國際視野與時代關懷。
他不僅代表天主教徒,更常被視為普世良知的聲音。在世界各地衝突持續、民眾苦難加劇的當下,這番呼籲極具重量。「第三次世界大戰逐步展開」的說法發人深省,他延續方濟各曾用的語言,指出我們並非處於傳統意義上的全面戰爭,但透過碎片化的區域衝突(如烏克蘭、加薩、非洲內戰、台海緊張等),世界已然陷入一種結構性衝突與持久不安。
他呼籲全球強權負起責任,教宗不是直接批評某一方,而是強調所有大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歐盟)都有責任避免讓戰火延燒。他將道德天秤放在「人命」與「和平」上,而非「地緣」與「權力」。
教宗說話的方式不是政治語言,而是屬靈語言。他用義大利語傳達「和平」的訊息,不只是向天主教徒喊話,也是向全球人類說話。
屬靈的語言
這是一位一上任就明確表態希望成為「和平之聲」的教宗。他的訴求儘管可能無法立刻影響戰爭的實況,卻能喚醒全球對和平的渴望,並促使各國重新思考:我們的外交政策、軍事行動、經濟制裁,真的走在促進和平的道路上嗎?
這位新任教宗「良十四世」是一位有道德魄力,也有現實感的領袖。他延續前任方濟各的「和平神學」與社會關懷,卻以更直接、更政治化的語言說出「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在發生,這是一種明確表態,也可能預示他不怕觸碰爭議議題。
1.語言有力、立場明確
一上任就使用流利義大利語,站上聖伯多祿大殿陽台喊出「不再有戰爭」,展現出自信、立場清晰,也讓人感受到他有備而來,不是過渡型人物,而是一位想留下歷史足跡的教宗。
2.高度國際關懷
他特別提到烏克蘭與加薩,顯示他關注的不僅是歐洲問題,而是整體全球人道危機。他的發言不偏袒、不模糊,而是帶著「普世價值」的立場。
新任教宗的呼籲會產生國際影響嗎?
言語的影響力
短期來看:象徵性大於實質影響。
國際強權的外交與軍事策略不會因一句話馬上轉彎,但:
●他可以提升國際對戰爭議題的「道德壓力」;
●讓民間、非政府組織與信仰群體有更明確的道德支持;
●在某些國家內部,可能強化反戰聲音、影響輿論氛圍。
中長期來看:視他後續的行動與外交能力而定。
如果他持續就衝突進行介入、調解、與聯合國或宗教團體合作,那他的影響力會逐步累積,甚至在某些談判中發揮潛在作用。
總而言之,這是一位一開局就勇於喊話、也有可能重新定位教廷角色的教宗。他的真正影響力,才正要開始。關心、關愛如曙光,世界和平需要大力珍惜和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