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會改革引發破壞性鬥爭

醒報編輯部 2024/06/11 11:57 點閱 2227 次

民進黨與在野黨之間因立法院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爆發了激烈的鬥爭,賴清德總統領導的民進黨政府譴責該法案是一種危險的越權行為,破壞了憲政體制的權力制衡。因此民進黨發起了一場全面行動,包括各種法律途徑、大規模集會和公共宣傳活動,誓言反對倒底。

擴大監督行政部門

這場爭議的核心是新法擴大了立法院對行政部門的監督權力,其中包括允許立委傳喚官員和普通公民作證、對不合作者處以罰款,以及賦予立法院調查權等。民進黨認為,這些措施侵犯了權力分立原則,削弱了總統的權力,並賦予立法者無限制的權力。

國民黨及其他在野黨則稱,改革是防止行政權力濫用的必要制衡。在上一屆民進黨政府任內發生多起醜聞後,多數民意支持增加立法監督,推動改革的目的是加強民主和體制制衡,而非一場黨爭和權力之爭。

朝野的動員戰

雙方都態度堅決,結果將影響深遠,可能從根本上重塑臺灣民主和治理。民進黨已正式要求覆議,接著還有釋憲,除此之外,雙方還有場外激烈的輿論戰和群眾動員戰。

民進黨正動員黨派機器和大規模集會在基層宣傳和在街頭宣講,黨秘書長林右昌誓言,該黨將「放飛青鳥」遍及臺灣各縣市,目的是將在野黨描繪成破壞民主的惡勢力,其立法權力擴張會將臺灣導向專制主義的道路。

賴清德親自參與動員,明顯地希望借助這個議題重燃青年的能量和憤怒,彌補其在上次大選中流失的青年選票。作為回應,國民黨則將民進黨描繪成是一個試圖逃避問責制度的無良政黨,國民黨也計畫在臺灣各城鎮舉辦一系列群眾宣傳活動,說明立法改革目的在懲治腐敗,增加政府重大決策和任命的透明度。

改革與民主

有鑑於過去民進黨的完全執政缺乏有力監督,讓很多事件如疫苗、口罩、雞蛋等案模糊不清,加強國會對行政部門的監督是必要的,而且這種監督權國外行之多年,並不是洪水猛獸,這可由民意過半支持國會改革得到證明。

民進黨的激烈反對和動員大眾抗議讓人有輸不起的感覺,他們將國會改革描述為「國會霸權擴權」,與世界其他地方怕監督的威權主義政府如出一轍。所謂的「民主已死」,也是民粹分子用來否定對行政權力的制衡措施的慣用手法。

儘管臺灣長期以來以其充滿活力的民主而自豪,但當前的衝突暴露了兩大陣營似乎都不願負責任地「以理服人」,來理性地改革整個體制的更深層次的系統性問題。民主價值觀就是說服和妥協的過程,不是在為了明顯的黨派利益而進一步激化對立的鬥爭。

破壞性的政治鬥爭

對於焦慮不安的臺灣民眾而言,雙方似乎都無法為鞏固穩定、有彈性的民主提供可行的道路。相反地,圍繞國會改革的衝突已演變成一場破壞性的政治鬥爭,這只會加深社會分裂和對臺灣民主體制的失望。

在這場衝突中,受傷最重的可能是賴清德總統,他喪失了一個作為總統的高度和格局,他本來可以責成執政黨和在野黨好好談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可惜他卻採取了一個只會兩敗俱傷的作法,喪失了改造台灣政治,和作為一個偉大總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