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舊總統交接時 盤點政見與庶民觀感

醒報編輯部 2024/05/13 17:13 點閱 1458 次

520只剩下一個禮拜,賴清德馬上要上任,這次總統大選,賴清德拿到四成選票,如果對比即將卸任的蔡英文總統,滿意度也差不多四成。其實民進黨可以以此為參考,表示目前的民進黨總統政策的接受度,也就差不多四成。

四成的滿意度,對於即將卸任的總統,當然是很不錯,不過如果接任的新總統,也以為四成就是多數民意,那可就是大錯特錯。在蔡總統的任期中,有許多政見成為政策後,在實踐過程中都有不少爭議,希望新政府可以參考,避免重蹈覆轍。

兩岸不和平

兩岸政策是一個觀感最極端的政策。蔡總統在2021年國慶講話中,提出了「四個堅持」,以「維持現狀」為核心,強調和平穩定、不挑釁、不屈服。蔡總統主張兩岸應建立互信,並以務實態度處理分歧。不過在這幾年的實踐中,與主張跟中國親善的國民黨幾乎沒有任何對話的空間。
之前幾次選舉,國民黨只要跟對岸有所接觸,幾乎全都被貼上賣台的標籤。就連馬英九前總統的馬習二會也同樣被質疑賣台,這表示蔡總統想要表達的善意,要不是只有口頭說說,不然就是根本沒有要求全黨執行。

兩岸不但沒有更和平,反而因為彼此的齟齬,讓大批中國船艦越過中線逼台,讓台灣國軍疲於奔命,更需要花大筆的預算去購置更多軍事武器。尤其兩岸的商業來往也是大受影響,面對中美之間的競爭,中美自己還不斷互訪協商,身在最前線的台灣,反而變成最激進的代言人,彷彿隨時要跟對岸開戰一般。
台灣雖然經濟富裕,卻沒有與大國一戰的國土面積與動員能量,打仗的永遠是基層的民眾,高層在強調備戰時,也該想到庶民的感受。

綠電沒有取代核電

總統蔡英文2023年就職滿七周年記者會,當時包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就有呼籲重啟核一、二廠,但當時蔡英文堅持兩座廠皆已依法停止商轉,還強調,台灣不會缺電,只要繼續投資儲電設備及電網韌性建構,就能確保供電穩定性。
結果現在全台停電幾乎已經是家常便飯,像是桃園停電已經到了幾乎每天上千戶的狀態。與其說台灣不會缺電,不如說是台灣堅持有電,已到了自以為是的地步。

現在核電已經成了恢復穩定供電的救命丹,全國工業總會8日理監事送舊迎新午宴,新任理事長潘俊榮當著賴清德的面強調:7大工業國部長都稱核能是最乾淨、低成本、零碳排的能源,他喊話政府應考量此事。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也表示工總各項建言都切合台灣未來發展所需,未來會一起努力。似乎也有了鬆動的跡象,用電方面居然能讓朝野有這樣的巨大落差,也算是一大奇談。

死刑獲得多數支持

對於治安的維護,死刑的存廢也是朝野兩樣情。蔡英文總統雖然沒有廢除死刑,也說努力完善制度預防犯罪。但台灣高達八成的民意依然認為死刑不可廢,直到蔡總統都要卸任了,才由大法官召開死刑是否違憲的辯論。

台灣的重大刑案也沒有明顯的減少,顯示亂世用重典依然在民間有巨大的市場。可想而知,民進黨希望能夠符合國際潮流,但是台灣有自己的民情,而不是外國的和尚會唸經,這樣崇洋媚外的想法是不能讓台灣人民內心中的憤怒平息的。

過去我們批評何不食肉糜,就是期待執政者要跟民間有同樣的標準。政見當然不可能全部兌現,但是如果政策不能與時俱進,跟著民眾的好惡觀感還有科技的發展一起進步,那樣只會淪為不進則退,慘遭選民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