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減肥了,你需要的是「復瘦」》

醒報編輯 2024/04/23 16:43 點閱 391 次

現今談到減重,最令人鼓舞的是,由於醫學對肥胖致病機轉已有所了解,加上各種藥物突破性的研發成果,我們已經可以透過多元方式,幫助有心想減重的病人達成目標,活得更健康、更有自信。

當繼續往下探問,竟意外發現,減重失敗的背後是很多人根本不像表面上的渴望改變。這個發現引起作者的好奇,嘗試以比較尖銳的方式,挖出那些我們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期望透過這本書,抽絲剝繭,顛覆你對減重的想像,撼動你原本的認知,找出體重卡關的盲點,就算沒有讓你從此擺脫肥胖的陰影,至少能夠會心一笑,知道你並不孤單,幫助你在減重的道路上稍作歇息,再接再厲。

體重管理,是一種哲學踐行(序1)
褚士瑩

當我在日本的書架上,看到一位工程師出身的日本作家小林一行,寫了一本叫做《なぜ一流の男の腹は出ていないのか?》(繁體中文版書名:《一流男人就該沒肚子》)的書時,我的第一直覺是:「這根本是胡說八道啊!」

但當我放下直覺不舒服的感覺,進一步思考,就回想起馬文雅醫師這些年來陸續和我分享的,她如何使用哲學諮商的技巧,與診間病人的對話,我頓時改變了看法。

或許小林一行這本書的標題有些聳動,因為小腹跟男女性別、人的上流下流,不應該有邏輯關係,可是他和馬文雅醫師要說的事,確實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減肥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思考」問題──甚至是「哲學」問題。

變胖與三種美德

在馬文雅醫師這本新書的第三章,將「變胖」跟三種「美德」連結在一起,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切入點。很多人以為減肥失敗,是因為自己的意志力不夠,但是從醫生多年的臨床觀察,卻發現人之所以變胖,往往是因為美德太多──比如「禮貌」,就是這三種美德中的一種。

禮貌讓我們不願對人誠實說他們變胖的事實,甚至會用正面的「這樣有點肉比較好看」,或是負面的「瘦瘦的人沒福氣」這些莫名其妙的謊言,來包裝我們看見對方或是自己「變胖」的事實。

更荒謬的實例是,我長年住在美國,注意到隨著美國的肥胖者變得越來越多,有些服裝廠商乾脆製作超大尺碼,並且把原本的L大號尺碼,直接換標籤改成S小號來販賣,以此類推,讓胖的人覺得自己其實體型嬌小。

從禮貌看一流的人

我甚至注意到,「我在某某牌子穿的是小號呢!」成為某些品牌在美國變相吸引顧客的手法,直到美國人到歐洲或亞洲旅行的時候,才或許驚覺自己引以為傲的「標準身材」,在其他國家的人眼中早已經是過重的胖子──但有這種自我覺察的人,還是極少數。我知道的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問題在於歐洲、亞洲的「尺碼太小」,沒有思考他們在美國看到的尺碼,其實是經過灌水的謊言。

就像馬文雅醫師在新書中說的,「禮尚往來」的禮貌,也是減重的另外一個強敵。因為華人逢年過節的禮貌就是送禮,而最常見的禮物都是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從喜餅禮盒到生日蛋糕,從彌月油飯到端午節粽子,從中秋節月餅到情人節巧克力,不只在各種節日送,出國也要送,甚至去開個會也要送,在社會人際關係打滾得越深,熱量就越高。

從這兩種有「禮貌」的現象看來,如果所謂「一流」的人,就是能夠看清楚人際關係的真正本質,不會被隨時充斥生活中好聽的謊言、被缺乏實質意義的「送禮文化」和「宴客文化」綁架的人,那麼我同意,一流的人確實不應該用「沒辦法」為藉口,讓自己疲於趕場,吃到小腹突出。

自我覺察真實想法

一流的人應該要能夠對自己真實的想法、行為、外表,有高度的自我覺察,並且保持一致,而不是心裡明明有「不該再吃了」的理性想法,卻號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彷彿自己的想法跟行動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不也是另一種常見的自欺嗎?

除非我們重新反思人際互動的本質,別再對別人說謊,也別再對自己說謊,否則我們永遠沒有機會誠實正視自己或是別人的體重問題,這都是太有「禮貌」的錯。類似的美德,還有「節儉」和「負責」,彷彿吃得過多,是一種實踐節省或是負責任美德的重要表現,當然,這些也都是謊言。

哲學的實踐,是要能夠如實地面對自己的缺陷,包括外表的缺陷。
哲學的實踐,是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欲望,包括口腹之欲。

而面對的方法,無非就是「接受」和「改變」兩種。說難很難,因為完美的「理型」,並不存在真實世界中,但是說簡單也很簡單,因為我們看懂了邏輯,就能夠準確預測事物的發展傾向──當然也包括體重在內。

所以,是否沒肚子就是一流男人,我無法斷言,但我贊成一流人就是願意把自己的體重,當作哲學問題來思考、面對的人!

不一樣的瘦身法(序2)
蔡明劼

我很喜歡馬文雅醫師的風格,儘管我們兩人是如此的不同。

同樣是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我特別喜歡從生理的角度著手,強調減重的原理、哈佛健康餐盤、三大營養素,最好能把食物的熱量也算出來。馬醫師則剛好相反,我從沒看過她教別人算熱量(或許有,但不是優先順位)。

要學會更愛自己

馬醫師擅長從心理層面切入,透過說故事而不是說教的方式,讓我們對瘦身的各種困境非常有代入感。讀者就會跟著故事的主角開始思考:為什麼別人越嫌我胖,就越不想減?為什麼明明不餓,卻會嘴饞?為什麼越努力,就越瘦不下來?

上一本書《幸福瘦》就是很典型的示範,而這本《別減肥了,你需要的是復瘦》,更兼具了幽默與感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假如你已經試過無數種減肥菜單、流行飲食法,仍舊瘦不下來,或許你需要的是馬醫師的這本書,你只是需要學會更愛自己而已。

胖無法用愛解決,酸也許是解方(序3)
蘇琮祺

「你確定你要減肥嗎?別來亂了好不好?」
「要減肥?先看看你手上拿的是什麼,再問問你嘴裡吃的是什麼,好不好?!」
  
有時候,遇到那些嘴裡嚷著要減肥,做的卻都是讓自己變肥的事情的人,我真的好想對他們說上面這些話。沒想到,馬醫師居然把這些我在診間說不出口的話,寫成了一本書,而且還直擊靈魂地告訴你:「別裝了,你根本不想減肥!」

有時候,胖是無法用愛來解決的,「酸」也許反而是一種解方。

一本很酸的書

馬醫師寫了一本很酸的書,酸得你一翻開就捨不得放下,還沒準備好的人請別輕易閱讀。這種酸很爽,就像酸梅湯的酸,入口之後眉頭一皺,卻又冰涼順暢通往全身的酸,酸得爽快無比,酸得心涼脾胃開!

馬醫師有豐富的臨床實務經驗,因此能整理出患者經常在門診出現的各種「言行不一」,並透過對人性的深入理解與解析,幫助我們看見在這些不一致底下的真正需求。

如果你已經買過或看過很多減肥書籍,這將會是你減肥路上的最後一本書了,因為馬醫師告訴我們:「如果讀書就會瘦,世界上就沒有胖子了!」夠酸吧!(宇欽/輯)

《別減肥了,你需要的是「復瘦」:內分泌科醫師用逆思考帶你重回原廠設定》
作者:馬文雅
出版社:天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