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停看聽》大學人文教育的凋零

張瑞雄 2023/12/12 13:23 點閱 2018 次
文言文課綱的爭議,讓我們思考到學校人文學科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到了大學,功利導向的學科選擇讓人文系所一直萎縮凋零。(網路截圖)
文言文課綱的爭議,讓我們思考到學校人文學科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到了大學,功利導向的學科選擇讓人文系所一直萎縮凋零。(網路截圖)

最近對於文言文課綱的爭議,讓我們思考到學校人文學科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到了大學,功利導向的學科選擇讓人文系所一直萎縮凋零。

雖然人文學科長期以來一直是大學課程的核心部分,為學生提供批判性思考能力、文化和歷史視角、強大的溝通能力以及對公民參與和終身學習的其他能力,然而很多國家授予人文學科學位的比例一直在下降,引發了關於這些學科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價值的爭論。

人文思考的必要

保守派政客一直在質疑公共資金是否應該支持缺乏勞動市場價值、或自由主義偏見堡壘的人文學科,倒不如將資金用於職業和技術教育。但即使在保守派中,觀點也存在分歧,已有許多商界領袖和政治家都認知到人文學科在工作場所的必要性。

人文專業比例的下降也引發了人們對大學教育目的的質疑,大學教育是為特定的職業和工作做準備嗎?還是攸關更廣泛的個人成長、公民意識、智力探索? 推動以就業為中心的政客認為,他們正在回應學生和家庭對價值的需求,同時擔心大學費用和學生背負債務。但其他人則反駁說,教育不應被簡化為狹隘的經濟利益,因為人文學科對於民主和全面學習仍然舉足輕重。

溝通分析能力訓練

調查確實顯示學生較關心就業前景有濃厚的興趣,也因考慮到對債務負擔和職業不確定性心存擔憂。但大多數人也支持上大學去探索感興趣和有熱情的話題,所以保留人文學科的選擇,可能會提供更適合某些學生的才能和動機的學習路徑。

使用薪資水準作為專業價值的決定因素也存在缺陷,不同領域之間的薪資差距往往反映了源自種族、階級和性別偏見的社會不平等,而不是客觀的經濟貢獻,例如對社會至關重要的教學和護理職位的薪酬仍然低於金融或科技業的職位。此外鑑於科技日新月異,專業職業技能可能會過時,而溝通、分析和適應能力等人文能力可能變得更具普遍價值。

驗證人文學科價值

隨著貧富差距的擴大和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學生的動機更多地轉向向上流動和投資回報,大學需要透過數據追蹤以更有系統地驗證人文學科畢業生的長期職業成功。大學可以做更多的努力來建立實習、指導和實踐經驗,並幫助學生將分析、寫作和研究技能,轉化為工作場所資產。

大學既服務於公共目的,也服務於私人目的,其提供的服務必須迎合不同的興趣和才能。人文學科有著深刻的價值,在經濟、公民、文化和個人各方面。但在少子化和經濟不佳的時期,高等教育必須在保留其本質的同時,也不斷展示其效用。

憑藉開放的思想和精緻細微的做法,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公眾,可以在更大的社會和經濟力量衝擊大學的情況下,找到維持人文領域教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