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東協各國出口額暴增 台灣出口卻連12黑

醒報編輯部 2023/09/07 10:58 點閱 3302 次

國際經濟環境快速變遷,區域化發展明確,中國大陸對歐美出口驟減,對東協(ASEAN)成員國出口額暴增為每月近6千億美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發威。台灣8月出口估將連12黑。國際經濟秩序正重建中,應速尋求定位,穩定經濟發展。

美國聯準會一年半之內,升息11次,升息21碼,全球經濟貿易壓力沈重,台灣經濟為出口導向,迄8月為止應已連12黑,預估今年營所稅減徵近一成,近2年稅收超徵逾4千億元的榮景,恐難存在,如何逆轉當前出口績效、外銷訂單、工業指數衰退情勢,已成政府當務之急。

國際貿易秩序正重建

國際經貿情勢正快速翻轉中,匯豐(HSBC)編制的12個月移動平均線,中國大陸對東協成員國的出口額,已飇升到每月近6千億美元,遠高於對美國及歐盟的出口,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自去年生效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國大陸零組件運往東南亞最後組裝,再出口至全球各地,已悄然成風。

當前國際經濟情勢,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持續不振,6月工業生產續挫,7月躉售物價再跌,需求疲弱,不論新訂單、商業景氣等外銷先行指標,或私人消費、服務、投資等內需報告,都不見轉強跡象,再加上俄烏戰事不止,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高通膨、貨幣緊縮政策的影響,都拖累歐洲經濟的復甦。

歐洲不景氣美國復甦

拒絕加入歐元區的英國,最近開始後悔,評估約減少3成商機,第二大城伯明罕因保守黨政府提供的資金缺差多年,稅收減少,通膨嚴重,加上公共財政管理不當,成社會護理成本增加,引發一場「完美風暴」,宣布破產。倫敦以東的艾塞克斯郡也宣布財務陷入困境。歐洲經濟情勢可見一斑。

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轉佳,從消費者支出到住宅投資等一系列內需表現,已強於預期,經濟學家一直在調高國內生產毛額(GDP)的預估數據,聯準會本月底貨幣政策會議後的最新經濟展望中,甚至可能會把今年經濟成長預測,上調一倍。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發布的非官方預估顯示,第三季GDP季增年增率將為5.6%。

標準資本巿場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 Stanley指出,消費者支出在6、7月表現強勁,奠定第三季經濟成長的基調,預估7月至9月GDP保守估計為3.7%,但是上調5 %的機會也不是不可能。這是美國自2021年以來,最強勁一季GDP的成長。全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成長,有機會上修到1.8%至2%,失業率會下調。

地緣經濟興起

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墨西哥、加拿大、歐盟,快速取代中國大陸成為重要貿易夥伴,主因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CUSMA)於2018年重新簽署之後,「近岸外包」(nearshoring)策略,已使美國快速將關鍵商品供應鏈,帶進地理上與政治上更接近的國家,此一策略發生實質效益。

國際經濟情勢複雜若此,台灣出口連12黑,前7月出口中,非ITA(WTO資訊科技協定)產品衰退最嚴重,顯示RCEP效應不容忽視,總計台灣對15個RCEP出口成員國總額,2019年占台灣出口65.9%,2022年已挫跌至55.4%,不論CUSMA或RCEP,都在發揮預期的區域經濟整合功能。

台灣應速建貿易定位

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地緣政治衝突劇烈,美中貿易戰不斷,台灣外貿險境不容低估,應加速深化與美國「21世紀貿易倡議」,並明列早收清單,期能為台灣企業另闢商機,擺脫不景氣壓力。至於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在商言商,為維護台灣利益,應與政治脫鉤,保障外貿發展不至受挫。

國際經濟區域化發展,美中衝突未止,台灣如何在複雜的國際政經環境中,重新定位發展方向,為企業開創新商機,應是當務之急。外銷出口連12黑的警訊,不容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