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船過水無痕

施壽全 / 馬偕醫院醫師 2023/05/11 16:25 點閱 2818 次

二十歲出頭的女孩子,幾個月前因急性肝炎(GPT指數超過1000 IU/mL[正常40以下]),在其他醫院住了兩週院後出院。依據紀錄,所有常見造成急性肝炎的原因都查了,卻無所獲。只有一項EB病毒,病人訊息不大確定,但雲端查詢後也排除了。

病毒侵入人體

急性肝炎更正確的描述是「急性肝細胞傷害」。造成急性肝細胞傷害的原因很多,各種大小病原體及各類化合物都可能是嫌犯。但除非有特殊接觸或暴露(藥物、毒物、野外活動等)史,否則一般查驗常見原因,對象就是病毒。

有些病毒侵入人體,目標主要只針對肝臟,包括常說的A型B型與C型肝炎病毒等,有些則會引起廣泛性感染,肝臟只是遭波及的器官之一。

但無論是何種病毒感染,身體通常都會產生「抗體」。抗體可分急性期與復原期,藉此可以判斷人體與病毒間的互動關係。

女孩子在出院的一個月後再追蹤肝功能,指數都已恢復正常。問我「得了什麼病」?我只能告訴她,我們是「排除得了什麼病」,然後再過三個月後再回來追蹤,肝機能還是正常。

所以我告訴她,妳的病大概就這樣完全好了。病好固然是好事,但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急性肝炎,心裡不免不踏實,但我也只能說,醫學的限度就是如此。

病原體的標記

有許多疾病是一過性或自限性的。不只肝臟,上呼吸道感染與急性腸胃炎,這樣的現象更多,至少有半數人病好了,但找不到原因。

人類感染病原體,病原體必然會在人體留下一些標記。常見的病原體,可以檢測相關標記來確定,但病原體太多了,不清楚什麼病原體,當然就無法偵測其標記,檢驗室也不會準備這類標記供臨床使用。

或者有某病原體的標記可以檢測,但檢驗還沒執行,病都已經好了,再檢驗的意義也不大。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是無庸置疑的,但實務上,一場急性病後,病人好轉或痊癒了,那些痕跡未必有方法可以找出來,或者耗用資源去找並無意義,就不執行,是臨床上不算少見的情形。走過但未找到痕跡,只能說是「船過水無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