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來越愛電影配樂》

醒報編輯 2023/05/10 20:03 點閱 2414 次

《樂來越愛電影配樂》
作者:謝世嫻 (金獎音樂家)
出版社:原點

其實你不是「看」電影,故事結局,用「聽」的就知道,自媒體、影視工作者配樂必藏寶典,愛樂者入門賞析,樂在其中,百讀不厭,音癡不怕,從零開始,一定看得懂!

金獎音樂家,Leading Bull 創辦人謝世嫻橫跨音樂、影視、教育與社會公益。5歲時嶄露音樂天分,國小畢業後到瑞士留學,12歲於瑞士受到英國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榮譽接見,隔年受邀於國際女星奧黛莉赫本葬禮中演出。日後進入美國音樂系排名首屈一指的印地安納大學就讀,受到已故大師安東尼. 巴納范度拉(Anthony di Bonaventura)賞識入其門下,成為波士頓大學最年輕的音樂博士生。發行過6張專輯,於2012年成為台灣傳藝金曲奬最年輕入圍者。

試想一部你最喜愛的電影。拿掉音樂後,這部片會變得如何呢?如果《鐵達尼號》(Titanic)的傑克和蘿絲接吻時的〈My Heart Will Go On〉主旋律被換成騎馬舞〈江南Style〉,那豈不成了一部鬧劇?

片頭曲Opening Music

若《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追殺十分鐘都沒有音樂,這打鬥還算精彩嗎?又如果《頑皮豹》(The Pink Panther) 出場沒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片頭曲,我們還記得住這隻豹嗎?

電影配樂其實是一門深奧又迷人的學問,它就像拌麵的沾醬,沒有沾醬不是不能吃,但吃下肚令人食之無味。有了配樂,觀眾便能隨導演的思考模式行走,更融入劇情,讓影像和對白更具說服力。

配樂家的三種等級

大致上,當今的配樂家能分成三種等級:一般等級的配樂,在電影中有「裝飾」、「提醒」、「襯托」。更高明的配樂會有「引出」與「隱喻」等額外功能。但配樂的最高境界「天才等級」,就是音樂能在不喧賓奪主範圍內,同時托出和劇情完全兩面的發展,讓觀眾眼睛看的是一(導演版本),心中卻思索著二(音樂引導出的另一種版本)。

簡單而言,一般等級配樂家,可以輔助劇情。高明一點的,懂得利用音樂來主宰劇情。更天才的配樂家,可以超越劇情,讓觀眾由視覺與聽覺得到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

誰說第一印象不重要?

在一部電影中,建立第一印象的片頭曲就變得非常關鍵。俗話說: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片頭曲要怎麼聽?要表達什麼?要給觀眾什麼印象?要透露什麼劇情?該透露劇情的多少?這些答案都可以在片頭曲找到。

許多上過我講座的學生回應,他們能漸漸在片頭曲抓住劇情走向,厲害的甚至能從片頭音樂猜到結局。你也許會說:妳在騙人吧!有這麼厲害?

你也可以「聽」出結局

想聽出結局,首先該問:怎麼樣能聽出這部片的整體氛圍?因為抓對了整體氛圍,結局是悲是喜就八九不離十了。拿金獎電影《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舉例,光片名就會讓人覺得「嗯,這應該是一部關於皇室政治的電影」。

問題是(假設你我都沒看過這部片):皇室片可能是戰爭片、愛情片、宮鬥劇、政治劇,有太多種可能。那要怎麼知道到底是哪種片?

聽大小調,就知道電影演什麼

最容易分辨的方式,是從音樂的調性推斷。如果片頭曲給你快樂、光明、愉悅、明亮的大調,那這部片極可能會有HAPPY ENDING。如果片頭曲呈現出比較灰暗、低落、憂鬱、磅礴的小調,那這部片應該會以悲劇收場。

當然這不是100%適用(也有少數電影是陰鬱開始而歡喜結束,或歡喜開場以悲劇落幕),但照常理,整部片的氛圍能在調性中篩出絕大部分的機率。《王者之聲》的片頭曲由開朗愉悅的大調進場,雖然曾出現百分之一秒的小陰暗,但在光明的和弦節奏中,它也只有稍縱即逝的存在感。

從刪除法而言,這個片頭曲絕對不是戰爭片或愛情悲劇。我們就暫且歸類它為「正面片」吧。

集體vs.單一樂器型片頭曲

第二道篩選方式是聽樂器。陸續用到整個管弦樂團的片頭曲,我統稱為「EPIC」,因為一聽樂器與配制大小就能知道這是給間諜、科幻、動作或史詩戰爭片。例如:《星際大戰》(Star Wars)、《不可能的任務》、《全面啟動》(Inception)、《神鬼戰士》(Gladiator)、《007》。

以單一樂器(或單一樂器家族)開場的片頭曲,我簡稱為「SOLO」,大多數代表濃厚敘事性的劇情片。例如:《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進擊的鼓手》(Whiplash),與許多未來會深入討論的金獎電影。

每個獨奏樂器又有他們獨特的個性。小提琴總是讓人有比較惆悵或緬懷的感覺,例如:《辛德勒的名單》。手風琴通常也具有憂鬱與過去的特質,例如:《情婦與鯨》(La Puta Y La Ballena)。電音大提琴在《黑暗騎士》(Dark Knight)、《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則是一出場就製造出人類與科幻的對決感。

打字機開場

由打擊樂與銅管出場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提示了整部片對人猿發展進而演變為科技主宰並反撲的論點。

而我聽過最高明的開場「樂器」,其實是一部打字機:在《贖罪》(Atonement)開場,配樂家達利歐‧馬利安內利(Dario Marianelli)用一部打字機打開了整部電影的個性(此片劇情圍繞在一個作家的懺悔倒敘),更利用仿貝多芬《命運》第二樂章的節奏鋪陳,也因此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BUT BUT BUT!很多片頭曲都有大調、小調、快樂、悲傷、憂鬱、黑暗亂七八糟的情緒全部混在一起,根本就像在吃BUFFET,按呢我們要怎麼知影是喜劇還是悲劇啦?

《福爾摩斯》片頭曲

2010年,金獎配樂家漢‧季默(Hans Zimmer)為電影《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2010)寫了一段很有意思的片頭曲。

《福爾摩斯》由東歐揚琴(cimbalom)出場,在緊湊的管弦樂節奏下與吉普賽小提琴交織。假設我們都不知道片名,來做blind test(矇眼測試)好了,我們會聽到這首音樂在類似光明的旋律上徘徊,但有點陰暗的和弦與不停滾動的節奏卻添加了一份緊張感。有大調有小調還有強烈的節奏,這時我們可以估計它應該是某類鬥智或動作片。

到底是喜還是悲?

但這部電影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呢?很簡單,聽片頭曲如何入場。上面有提到,《福爾摩斯》是用單一樂器揚琴入場。聽到它入場的前幾個音符,我笑了。這根本是頑皮豹嘛!就是那幾個躡手躡腳的開場音符露了餡。

至此,(記得我們還在矇眼測試,所以你我都不知道片名呦)我們可以推斷,嗯~主角也許會經過一大段光怪陸離的災難、打鬥、怪事,但安啦!主角死不了的,肯定是HAPPY ENDING,因為從片頭那幾個頑皮的音符,感覺這片還挺逗趣的。(昀恬/輯)

其他書訊: 
《華爾街人性啟示錄》
作者:埃德溫‧勒菲弗
出版社:大牌出版

《華爾街人性啟示錄》的魅力不只在於完美還原一百年前華爾街舞台的面貌,也來自於勒菲弗以精闢的洞察力,記錄了在股市的嚴酷考驗中永恆不變的人性百相。敏銳的讀者將會發現,以十九世紀華爾街為舞台的種種情節,套進如今這個世界裡依然沒有一點失真。

美國記者、作家及政治家埃德溫.勒菲弗(Edwin Lefèvre)出生於巴拿馬,年輕時曾到亞州與南美洲旅行,並成為一名記者。一九○九年,他受美國總統任命為外交官,出使義大利、法國及西班牙等數個國家。一九一三年結束外交生涯後,勒菲弗回到位在佛蒙特的家重拾寫作。敏銳的分析能力使他成為紅極一時的傳記作家,他的文章傾向揭發騙局和詭計的行為。

《中國古代民族與人物史》
作者:趙惠玲
出版社:崧燁文化

中原大地上自古以來居住著許多游牧民族,早在先秦時期便與漢族相互牽制抗衡;至漢朝,面對強大的匈奴,劉邦祭出了和親策略,影響了歷代皇朝與周圍部落的關係;之後,匈奴與突厥西遷,又改寫了西亞和歐洲的歷史。

趙惠玲熱愛中華文化成痴,「民俗學」研究者,曾有親自接觸中國數個少數民族的經驗。因從小常聽父母提及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對此興趣十分濃厚,一心決意編撰一本關於中華民俗傳統的書。著有《俗》、《令人理解不能的婚俗》、《風水診療室》等書。

《Only One烘焙點心盒》
作者:馮嘉慧
出版社:日日幸福

美味的餅乾、常溫甜點直接品嚐就很幸福,但花少少的時間和心思,裝填成繽紛的「烘焙點心盒」,陪伴你度過優閒的下午茶時光,或當作贈送親朋好友的拌手禮,不只更有心意與質感,光用看的就覺得賞心悅目!

現任Home-Cake烘焙客 烘焙食品材料行負責人馮嘉慧曾任八大電視《娛樂百分百》美廚娘甜點老師、親親文化自然研習〈好吃的點心〉授課老師、真理大學推廣教育烘焙老師、電影《白日夢外送王》甜點指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