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教育叢談〉當大學教育成了國人的基礎教育

周逸衡 2023/05/09 14:52 點閱 2628 次

在當前台灣高等教育的環境下,少子化對大學教育所帶來的衝擊,不只是在私立大學經營上的困難,對於在第一線從事教學的大學老師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近些年來許多老師們的共同感覺都是「今不如昔」--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動機與程度都遠遜以前。

甚至有某大學的校長當面告訴我,某校某個需要通過國家考試始能執業的系,其畢業生平均通過國考的比率竟低於20%;學生之學習成效可見一斑。

社會文憑迷信

探究其原因,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從成本效益分析的觀點來看,當前在台灣念大學對很多年輕人而言,是一個「划算」的決定。當一方面大學學費被政府刻意地壓低,而任何人不論程度資質如何,只要想念,隨時有機會可被大學接受(念得再不好、學校也會想方設法留住你),另一方面社會上對大學文憑的「價值迷信」還沒有完全消失;兩相權衡,念大學幾乎是一種「不念白不念」的反射性選擇。

但是真正進入大學以後,許多學科的學習都要求需有一定的語文或數理基礎才能懂,有些科目甚至需要一定的抽象化推理能力才能夠學會;因此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在學習上會有相當的難度。

中後段學生易沒熱情

研究「激勵」的學者們很早就發現:「當賦予的任務與執行者的能力不相稱的時候,人是會逃避、懈怠,不願積極投入的」;因此中後段學校學生對於大學的學習沒有熱情、不感興趣、學習成效不佳,從行為科學的「動機理論」來看,乃事屬必然。

大的環境涉及到政治與社會多方面的複雜因素,作為個別大學及老師,看起來是「無力可回天」的。為今之計,既然台灣已經到了人人皆可入大學的地步,等於是變相把大學當作基礎國民教育來辦,則在中小學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教學技巧,個人以為大學也就應該學習與引進。

教學應配合學生程度

首先,在學費高度被管制及招生以聯合辦理為主的現況下,各校系在某種程度上等於是被強迫做了「能力分班」(早期許多重視升學率的國中小學都盛行的作法);各校系就應該針對自己所能「分到的」學生之水準,務實地訂定人才培育目標,並依此來設計課程及相關的教育組合(指實習、參訪、競賽、課外教育活動等等)。

其次,教師需配合人才培育目標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條件,調整自己授課的內容、份量及教學的方法,絕不能只把自己當年的學習經驗拿來全盤複製。此事如能嚴肅而認真的面對,學生、學校、社會、甚至教師本身皆將蒙受其利。

校方應調整心態

一個大學要承認自己不是為培育社會中、高階的專業或領導人才而設,主事者是需要勇氣的;但更需要克服的是老師們的心態。對老師而言,把自己的知識在課堂中傾囊傳授給學生,讓他們站在自己的肩膀,未來成就更大的事,應該是每一位大學老師的夢想。

但中後段大學的老師似乎應該把「夢想」調整為「讓自己成為幫助每個學生發揮潛力的貴人」,針對學生的程度調整自己傳授知識的內容,無論如何總讓他們學會點東西,畢業後能用得上。

運用體驗式學習

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要緊的是要學會運用各種「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方法與技巧;如同中小學教師那樣,學習設計教案、學習班級經營、觀摩典範教學,運用戶外教學與活動、甚至引用遊戲來協助學生學習。

這些方法與技巧,可能跟老師自己在博士班接受的學術訓練毫無關聯,也可能與當初是否被聘為師資的條件無關,更與一般人印象中大學老師從事高深學術研究的形象不同;如何讓老師們接受學生的現況並樂於學習、調整與融入,將會是許多大學主事者的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