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前後總統各擁憲法 應速凝聚全民共識

醒報編輯部 2023/05/01 16:17 點閱 2723 次

台灣的兩岸關係認知跟政策,朝野各有一本憲法跟法律條文,解釋起來毫無交集,這大概是台灣奇蹟之一。

前總統馬英九對現在的執政黨喊話,強調推動兩岸關係應該遵照中華民國憲法跟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總統蔡英文在過去3年當中,兩度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明顯就是違反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兩岸現狀有違憲法

對於前總統的詰問,總統府發言人反擊表示,馬前總統對於兩岸政策的看法是1970年代的論述,與現在已經有差距。以現在的情境來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中華民國憲法對於兩岸的現狀,的確有著無法適用的部分,畢竟中華民國已經失去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統治權。所以才會有憲法增修條文的出現,依據憲法當初的精神,的確存在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的怪異狀況。

為了避免落入中國侵略的口實,綠營往往否定憲法中「一個中國」的部分,但是這種倚靠政治定義法律的做法,於法無據更與憲法的精神不合。才會產生綠營反擊馬英九,往往把重點放在「現狀」的不一致,而避開了實際討論憲法條文的內涵,這樣其實是投機取巧,並沒有回到憲法層面去解決問題。

憲政體制不容動搖

中華民國是採取成文憲法又是剛性憲法,也就是說非經遠高於法律的修改過程,無法擅自更動憲法內文。之所以需要用這樣高門檻的修憲模式,就是為了確保國家發展路線不要被擅自更動,如果要修改憲法,那必定是已經彙集了大部分民意的共識。

相反地,台灣卻實施由不同政黨自由心證的憲法,中華民國憲法牽涉的不只是台灣的內在法理問題,更是兩岸如何相處與互動的依據之一。當台灣內部認同的對立,可以恣意解讀憲法的時候,不只是造成兩岸互動的困難,更是對法條精神不夠尊重,好比說上樑不正下樑歪,當一個國家對憲法都能夠隨意解讀,那就更不用談法律應用到一般社會層面,會多麼不受尊重。

守法是基本門檻

從這次藍綠對憲法的口水戰來說,幾乎都是想當然爾的定義兩岸現況,卻絲毫不討論憲法條文,然後各自執著自己能夠代表絕大多數的民意。問題是如果真的能代表多數民意,為什麼不實質進行修憲,讓憲法能更清晰解讀台灣現況呢?

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根本達不到修憲的多數民意。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美國也不願意台灣修憲,導致兩岸關係更加緊張。既然有種種顧慮,回歸憲法討論現況才是真正獲取藍綠共識的基礎,而不是一昧硬幹,用口水去淹沒對方的意見。長此下去,只會激起不同陣營的反感,對於團結台灣毫無幫助。

凝聚全民共識

面對中國美國日益激烈的對抗局面,台灣也越來越可能跟中國擦槍走火。如何在法律層面保障自己,用憲法來凝聚全民共識格外重要。或許現在的憲法的確讓許多人不能苟同,甚至無法信服。

但這終究是台灣的基本大法,對於不能認同的部分,還無法修改,可以先經由解釋來補充,但完全不理會不遵守絕對是下下策,就像現在的陸委會一樣進退失據。希望台灣政治人物要能率先守法,不然法律立意在良善,都不會有實質作用。上行下效,不就是如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