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訓練未落實 專家:《全動法》應暫緩

呂翔禾 2023/03/14 17:40 點閱 4710 次
民眾黨14日舉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公聽會,邀集各界專家討論意見。(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民眾黨14日舉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公聽會,邀集各界專家討論意見。(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沒有落實國防教育就要推《全動法》,才會引起那麼多恐慌,應該加強相關課程!」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張延廷表示,國防部制定《全動法》引發社會反彈,動員未受訓練的青年支援後勤,卻不加強國軍軍紀,教育中也缺少防災、救護訓練,而且教官退出校園讓國防訓練更缺乏,實在太粗糙,應取得共識後再修法才是。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也說,訓練沒有落實,修法也很難發揮作用。

缺乏急救訓練

民眾黨14日舉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公聽會,張延廷說,《全動法》立意良善,但國防部公布過程缺少溝通。他分析,由於現代戰爭前後方界線模糊,台灣已進入民主化、少子化的社會,因此缺乏溝通的《全動法》才會引起那麼大反彈,因為沒有接受訓練就要青年進行後方支援,且從俄烏戰爭就可看到,後方軍需支援仍會被戰爭波及。

他呼籲國防部與教育部要從教育著手,張延廷舉例,國高中以後就沒有童軍教育,且國防課沒有求生急救的訓練課程,如今教官也退出校園,學生缺乏相關訓練,即使上戰場作用也不大,他建議要加強國防教育訓練與課外活動,國防部也要針對《全動法》進行更多社會溝通,還要加強志願役的訓練。

憂動員準備界線模糊

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全動法》有必要,美國、英國、法國與瑞士都有相關法制規範,他認為要通過相關法案,才能強化民眾自我防衛的能力。他也指出,在動員時期新聞管制是必要的,但也應該最小化,以打擊假訊息為主要目標。蘇紫雲形容,《全動法》就像腎上腺素,「沒緊急狀況不會啟動。」

但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擔心,《全動法》會有如此爭議,在於「動員準備」的界線模糊不清,通常這類的標準是「動員實施」,也就是戒嚴或緊急命令的時候即刻執行,如今卻改成「準備」,擔心政府會假借「準備」之名進行擴權,加上法案還有很多決策會有「空白授權」的疑慮,國防部應該對外說明清楚。

既有規範未落實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擔心,學校要依據《全動法》將學生資料上傳給國防部,要求學生接受動員支援後方勤務,但過去包括《學校青年服勤動員準備計畫》(91年就制定)等規定中,說學生要支援醫療救護、消防,還要設立防護團,每年訓練8小時,這些既有規定根本沒有在學校落實,現在還要修《全動法》,實在是捨本逐末。

他建議國防部要先強化學校國防教育,包括高中教師第二專長增設國防,彈性課程增加國防比重。對此,全動署副署長馬家龍回應說,會更仔細鑽研,並召開公聽會與研討會,取得社會共識後再送行政院。教育部學特司司長吳林輝也說,防災教育已經做很多,未來如果需要調整課綱,都可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