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補助反傷環境 環團:應降低化石補貼

簡嘉佑 2023/01/18 17:05 點閱 19841 次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研究員趙慧琳(右)與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左)18日於記者會共同呼籲,調漲碳排大戶的電價。(Photo by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研究員趙慧琳(右)與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左)18日於記者會共同呼籲,調漲碳排大戶的電價。(Photo by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政府大撒幣還稅於民,卻買不到空污災民的健康!」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研究員趙慧琳1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長期提供低廉電價、油價給工業大戶,而忽略他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台灣野蠻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主張,調漲工業用電大戶電價,並終結對工業大戶的化石燃料補貼。

補助油電 污染更多

趙慧琳指出,在電價與石油燃料補貼政策的裨益下,中油、台電2022年大量虧損,分別虧損2173億、2679億元。反觀台積電、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等工業大戶於2022年卻賺得盆滿缽滿,才能繳交大量營所稅,使得台灣今年有4500億超徵稅收,如今祭出還稅於民的政策,實際上這些盈餘都建立在環境的破壞與污染上。

台南空污暖化自救會召集人陳建大明說,政府近期要普發現金,花人民的錢卻沒能改善台灣環境,還剝削氣候弱勢民眾的健康。他指出,國際都將「節能」列為第一要務,但執政黨的執行力度卻非常不足,放任用電大戶享受低廉電價。他呼籲,政府應積極減少化石燃料補貼,並發展節能技術與產業,才能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

缺乏節能的誘因

台灣野蠻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表示,在政府補貼政策下,電價已遠低於其他國家,無法反應工業大戶對環境的外部成本。他指出,2022年台灣工業指數、製造業指數雙雙創下新高,也創造了政府4500億的超徵,並要還算於民。

「此次普發現金說是經濟成果共享,但其實就是剝削氣候難民,」陳憲政指出,電價調整是推動能源轉型、節能減碳的重要政策。他說,長期維持低廉工業電價,將進一步減損對節能設備、製程改善的誘因,成為台灣氣候治理的大漏洞。

環團提出五大訴求包括:「終結化石燃料補貼、工業電價優先調漲」,「新增空污電價,提高造成污染企業的電價」,「台灣油價不應為亞洲最低價,必須推動產業大戶油價合理化」,「提高工業大戶營所稅」與「還稅於民,受污染的中南部居民金額應提高」。

碳捕捉轉移焦點

當被問到碳捕捉技術發展時,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受訪時說,「碳捕捉技術發展其實很不好」,位於冰島最新的碳捕捉技術設備,不但成本高昂、運轉過程也需要排碳,最後運轉一年只能回收全球約三秒的碳排放。她強調,從源頭開始,才是實在的減碳方式,而非讓企業用「碳捕捉」來轉移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