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點發車:日本鐵路為什麼是世界上最準確的?》

醒報編輯 2022/11/23 18:20 點閱 2632 次

在繁體中文版出版之際,三戸祐子特地為台灣讀者寫了一篇補論——〈從濃縮了的巨大系統轉向〉,不僅涵納了她在《準點發車》出版後持續發表相關文章的精華內容,也從現今的時間點展望未來。

即使高齡化、少子化對日本鐵路帶來異於過往社會經驗的巨大衝擊,而現職鐵路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更經歷了從未見過的光景,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相信日本鐵路仍將繼續準點運行,而人們對於鐵路的想望與追尋,也將持續不息。

日本社會正式針對自然環境動工,始於明治時代。德川幕府雖然開鑿神田山填造江戶碼頭、改變利根川的流向打造東北米糧的輸送路徑、在全國各處進行治水工程,但對德川幕府而言,有山有谷有河的地理條件,毋寧是天然的要塞。

幕府時代只准航運

幕府出於軍事上的理由,既未在大河川上搭橋,街上也禁止行車,即使在市中心,比大八車(人力貨物車)還大的車也是禁止使用的。街道雖有整修,但那基本上是讓人步行移動的道路,進行參勤交代的大名,不用說武器,連帶幾匹馬上街都被嚴格限制。在嚴格的限制下,馬匹不過是特定階級才准使用的交通方式和資訊的傳達手段。

因此,日本的陸上交通,並未經歷真正的馬車時代,也沒有修築讓大量物資與人們搭車移動的大道。江戶時代的交通,基本上,大型貨物主要經由河川、海路運輸,人則走陸路徒步移動。休憩的「宿場」是以人一天能走的距離來設置。日本的都市,以步行可至的間隔距離成串發展起來。

明治政府的「阿波羅計畫」

鐵路在這種交通狀況下出現。除了大都市才有的馬車鐵路時代以外,日本的陸上交通,一口氣從徒步的時代躍進了鐵路的時代,這也是針對日本社會的地理條件正式動工之始。

當初著手進行此事的明治政府,與其說是把鐵路當成搬運特定物品的輸送方式,不如說將它當作一種技術來追求。在冷戰時代,於美蘇對立中產生的、標榜「把人類送上月球」這宏大目標的阿波羅計畫,並非前往月球的交通方式,而是在象徵人類的可能性、是表現偉大國家的手段。

日本第一條鐵路

為了迅速縮短技術的落差,明治時代的領導者選擇的方法,是向英國借入資金,把整組鐵路全部從國外買過來。上從技術顧問、駕駛員等支付高薪僱用的公聘外籍人士,下至車輛、軌道、鐘錶,還有枕木與煤炭——第一條來到日本的鐵路,一切都是舶來品。

另一方面,對生活於徒步時代的一般庶民而言,鐵路除了衝擊,沒有別的。每當有太空梭發射,老早就有很多觀眾從大老遠聚集到甘迺迪太空中心,想一窺發射過程。類似的狀況,在日本鐵路初次運行的明治時代,也很普遍。

據說,從新橋到橫濱的鐵路建設一定案、局部區間開始試運轉後,當時的日本人就拎著便當在沿線上看熱鬧了。鐵路也是當時東京的觀光特產。鐵路的初次登場,給了日本社會鮮明強烈的印象。蒸汽火車行駛著,彷彿昭告人們:日本社會將迎來巨大的變化。

邁向鐵路時代

軌道繼續延伸、各處都開始營運後,對鐵路的期待也一下高漲起來。從新橋到橫濱這種徒步或乘轎要花上半天到一天時間的距離,鐵路都用不著一個小時;東京到京都,徒步要走二十天左右,如果遇到河川泛濫渡船停駛,不知道要花上幾天,現在變成一兩天就能到,真不得了。

對於只有費勁的交通方式可用的日本人而言,鐵路就好似一根魔杖。但實際上,京都到東京之間的鐵路,被視為天皇出行京都、或配合國會開會將議員送到東京的交通。

一直到從西南戰爭開始,人們逐漸瞭解,鐵路在運送軍人和軍事物資上,是效用極大的運輸方式。絲線與絲織品是當時日本的重要輸出產品,它們從上州的產地到橫濱港口的運送,鐵路也貢獻很多。

海上鐵路

日本最早的鐵路,有一部分是在海上行駛的。當時的陸軍和彈正台(後來的司法省)強硬反對鐵路建設,說那是額外開支,若有鋪設鐵路的資金,不如撥給國防經費,還阻撓鐵路用地的測量。大隈重信說,「那就走海路。」於是,最早的鐵路有部分區間是在海上砌石,在其上通行列車的。

日本的鐵路,並非建設在什麼都沒有的荒野。軌道和車站,總在人們步行可到的距離內,環顧軌道周邊,近處就有人走的小徑和房子。在人所居住、已有社會秩序和文化之處,某天開始,鐵路就像突然改變現狀般地鋪設了起來。

對日本社會而言,鐵路建設不僅克服了有山有谷有河川的地理條件,也意味著徒步應對自然要塞的時代裡所培育的社會秩序與文化、國防的構想、甚至繁榮國家的方法,都急遽地重組了。

建設鐵路困難重成

現今日本鐵路專家去開發中國家進行技術指導,屢屢面對國家領導者想建設體面的鐵路,但社會跟不上的情況。

國家領導者想建設鐵路能改革交通、繁榮國家,但是要讓眾多貧窮的人使用鐵路,票價就必須訂得低,票價一低就無法獲利,在惡性循環中原地踏步。就算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建成體面的鐵路,然而只過了一年半載,卻因為維修的體制不完備,莫名變成問題滿滿的鐵路。

有的國家因為鐵路電線、電纜能賣得高價,一安裝就被偷走;有的國家,殖民地時代的鐵路技術人員隨著該國獨立,全部返回舊宗主國,形成「技術的空殼狀態」;有的國家種族對立嚴重,列車的運行處處都是困難……。(昀恬/輯)

《準點發車:日本鐵路為什麼是世界上最準確的?》
作者:三戸祐子 (經營管理議題作家)
出版社:游擊文化

其他書訊: 
《結構之書》
作者:詹姆斯•愛德華•戈登(材料科學與生物力學專家)
出版社:臉譜

「結構」一詞,有人定義為「任何以荷重為目標的物質組合」;結構相關的研究是傳統的科學學門之一。工程結構假如損壞,可能會有人因此而死,所以工程師會竭盡所能,謹慎地研究各種結構的反應。但是,工程師和其他人談到他們的研究主題時,問題就大了,因為他們使用的語言十分怪異,導致有些人深信一件事:結構相關的研究,以及結構會怎麼承載重量,都是無法理解、無關緊要,又無趣至極的事。

然而,結構處處和我們的生活相關;畢竟,所有的動植物,以及幾乎所有的人造物,多多少少都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力學力而不損壞,也因此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有某種結構。

《謎病睡美人》
作者:蘇珊‧歐蘇利文(神經外科手術顧問)
出版社:麥田

蘇珊・歐蘇利文身為腦神經與癲癇權威,因而成了各地出現集體心身症和文化依存症候群時的諮詢對象,遂展開一場足跡遍布全球的田野調查,記錄下各式各樣的人們向他訴說的精采故事。讀者彷彿跟著她踏上一趟醫學推理之旅,也走入那一個個飽受創傷的家庭,聽見它們獨特卻不知如何向人述說的動人故事。

書中除了以多方角度理解不同個案的病症生成背景與他們的生活,分析關鍵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式,還探討幾個重要問題:精神疾病該由誰來定義?又是什麼形塑出不同文化間痛苦與壓力的表現狀態?在沒有醫學檢驗結果提供解釋之下,患者承受著什麼樣的質疑與汙名?

《漸漸喜歡上人的日子》
作者:鬼海弘雄(攝影師)
出版社:大田

二十八歲時,在淺草,拍下第一張人物後,四十多年來拍下了近千人的臉、眼神、靈魂……漸漸喜歡上人的日子,是鬼海弘雄低頭對焦,彷彿向被拍者鞠躬致意,按下快門記憶人的故事。那些初春時節、下雨夜晚,那些逼近的想念、孤獨的淚水、生活的浪濤……讀來異常靜默,異常震懾。

攝影家筆下的文字,會是什麼樣子呢?日本肖像攝影大師鬼海弘雄,寫下發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情,用淡淡的語氣說著「想說去趟車站另一頭那間好久沒去的燒烤店」「今天咖哩要吃什麼口味呢……」,紀錄在生活中出現的、誰都不會關注的某一時刻,在鬼海弘雄的筆下化為永恆,沉默中帶著溫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