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金融環境險峻及糧食危機 雙重夾攻

醒報編輯部 2022/10/18 14:29 點閱 2508 次

全球經濟金融動盪不安,台灣股匯市同受衝擊,保險公司業務衰退嚴重,外資上週賣超台股連續11週,達525億元新台幣,週跌4.19%,亞洲最重,國際糧價大漲及搶掀糧風潮,政府應積極穩定金融情勢,並確保糧源,防止糧價大漲。

台灣股匯面臨雙殺

今年「天啓四騎士」驟臨地球,除了疫情、戰爭、瘟疫、糧荒同時挑戰人類生存環境,台灣缺乏天然資源,糧食自給率僅達34%,能源自給率更只有2%,國際能源及糧食貨源及價格,對台灣影響極大,再加上兩岸戰爭風險,外資視為隱憂,持續賣超台股,亞洲股市南韓、越南外資分別買超6.27億、1.07億美元,台股遭賣超15.77億美元最嚴重。

本月17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再重貶1.13角,以31.997元作收,最低來到32.015元,幾乎已快突破32元大關,這是2017年1月,也是6年以來首見的數字,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高低價差已達到4.413元,破25年來紀錄,即使回顧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當時新台幣上下波動幅度也只不過3.54元,顯見當前匯市危機更加嚴重。

匯市先穩才能穩定股市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上漲17.71%,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全面下跌,除星元貶值4.87%,相對抗跌之外,其餘亞洲貨幣普遍下跌一成以上,其中,日圓挫跌21.95%最慘。應即穩定新台幣匯率,避免衝擊外銷及內需產業,防止通貨膨脹加劇,以及影響人民信心,央行不宜讓新台幣有過大的貶幅。

台股當前的挑戰,不僅是金融市場潛存系統性風險,連護國神山群因為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強IC與半導體設備出口,牽動半導體供應鏈與市場重組,全球半導體股慘遭「血洗」,台積電、聯電、日月光半導體廠股價大跌,且因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命脈,政府不能低估對經濟及股市的衝擊。

股市不振,蝴蝶效應影響內需產業,造成人民消費能力大幅削弱,不論百貨商場、攤販、商圈、觀光旅遊,都將受創。

保險業應留意信心危機

在產壽險方面,防疫險及疫苗險方興未艾,並未有減弱現象,10家產險公司忙著調頭寸或增資因應,政府在監理措施上,應積極協助其渡過難關,防止因資金調度困難,發生信心危機。

壽險公司因為美國「暴力式升息」,重創淨值,金管會果斷透過重新解釋會計準則方式,允許壽險公司改做「金融資產重分類」,魄力值得肯定,但是因為媒體連篇累牘報導,巳影響人民對壽險公司的信心。

金融風險未解除

壽險公會統計今年前9月業績,年度保費年減兩成,其中年金險衰退超過75%,最為嚴重,買氣慘趺,充分顯示要保人對保險公司的穏定性感到擔心。前3季壽險業總保費收入1兆5791億元,比去年同期大減20.2%,初年度保費收入4393.56億元,續年度保費收入1兆1397億元,雙雙比去年同期減少2成。

金融體系首重信用,如果人民失去信心,將足以導致金融風暴,金管會劍及履及,拆除壽險公司炸彈引信,值得肯定,但是未來不論銀行、保險、證券三大領域,危機依舊嚴峻,金管會仍應持續嚴密監控,嚴防系統性風險發生。

糧食危機嚴峻

此外,全球糧食市場暴衝連連,世界糧食計劃署說,目前缺糧危機不亞於2007年、2008年,是近代最嚴重的糧食危機。由於俄烏戰爭、氣候異常,且肥料及能源價格上漲,大幅推高糧食生產成本,加上新興及開發中國家貨幣重貶,加重通膨及採購糧食成本,台灣糧食自己自足率僅約34%,大部分依賴進口,政府應充分掌握糧源,並注意糧價,防止糧價高漲,傷害人民。

今年國際政經情勢複雜,台灣受創不輕,政府應積極穩定金融體系,並確保糧源及糧價,防止衝擊國家金融穩定,以及國計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