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外首見行星 探索宇宙再添新章

呂翔禾 2021/10/26 16:51 點閱 2254 次
NASA科學家近日以望遠鏡首次觀測到銀河系以外的衛星。(Photo on Pxfuel)
NASA科學家近日以望遠鏡首次觀測到銀河系以外的衛星。(Photo on Pxfuel)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人類終於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外的行星!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研究團隊近日利用X光望遠鏡,首次觀測到距離銀河系2800萬光年的行星,因行星通常比恆星小,過去不容易觀測的行星經過團隊使用最新的M51-ULS-1二進位系統終於找到。他們希望藉此觀測到更多行星,以探索宇宙、甚至生命的生成。

行星觀測新里程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NASA科學家在距離地球2800萬光年的渦狀星系,以1999年發射的錢卓拉X射線天文衛星,發現了首個銀河系以外的行星。雖然人類目前已經發現5000多顆行星,但因為行星不會發光,加上其繞行的恆星容易遮擋,因此除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都不好觀測,遑論銀河系以外的行星。

後來人類發明了X射線望遠鏡,並發射到地球軌道進行觀測(避免大氣干擾),它是觀測太空中各種輻射 X 射線天體的利器,比如 X 射線雙星系統(通常是中子星或黑洞)、脈衝星、伽瑪風暴的 X 射線餘輝、太陽耀斑、超新星爆炸遺骸、活躍星系核(AGN)、黑洞、星系團中的高溫氣體與暗物質等。

解謎宇宙生成

研究人員根據回傳的數據估計,他們觀測到的行星約有土星大小,距離主恆星的距離約是太陽離土星的兩倍,但主要的X 射線雙星系統(老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炸後的殘核)總質量是太陽的20倍。此研究已刊登於《自然天文期刊》。

團隊的史特法諾博士表示,由於行星產生的X亮射線非常小,因此要在行星互相干擾時讓訊號消失的時候進行標記,他們採用的新方法叫作M51-ULS-1,團隊希望能藉此科技,未來在其他銀河系能找到更多行星,並了解更多宇宙與生命生成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