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大稻埕的天光

蕭旭岑 2021/09/23 14:17 點閱 3450 次

每當閒暇時刻,我最喜歡早上搭公車紅32(民權幹線),從內湖到大同區寧夏路、錦西街口,「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旁下車,北行,沿涼州街,到「賣麵炎仔」吃一碗麵。食畢,循安西街巷弄轉入迪化街,在老街隨意走走,經霞海城隍廟,到永樂市場駐足。

老街的魅力

這一代就是俗稱的「大稻埕區」,清代至日據時期,曾是台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現在則是最具時代風情的傳統臺灣老街。在這一區漫步、小吃,實乃至樂。我對米其林餐廳沒有真正發自內心的興趣,喜愛的是單純美好的食物,以及附加在飲食之上,質樸又豐饒的臺灣傳統風貌。

這就是大稻埕對我的魔力,漫步其間,感受深厚的臺灣文化底蘊,包括1921年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率領抗日的靈魂人物蔣渭水對臺灣文化與思想的啟蒙,都讓我感受良深。也是機緣巧合,上週應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顏文熙伉儷邀請,我出席了臺灣文化協會成立100週年的紀念音樂會。

百週年紀念音樂會

這也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後,我出席的第一場音樂會,曲目很有意思,是我喜愛的本土作曲家石青如創作的《破曉-大稻埕的天光》鋼琴與小提琴雙協奏曲與《大地》交響曲。看到以大稻埕為名的古典樂創作,主題就是我常漫步的大稻埕與臺灣文化,格外讓我欣喜。

我曾經在本欄提過石青如譜曲,張卉湄作詞的〈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是去年最讓我感動的歌曲,石青如在旋律與音樂厚度的天分,讓人驚艷,更讓人感動。隔了一年,有機會現場欣賞她譜寫的古典音樂作品,對我來說極其珍貴,也能細細品味她如何運用臺灣本土音樂素材,以古典技法格式呈現的功力。

《破曉》見天光

《破曉》是由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委託創作,描繪1920年代日據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從事文化啟蒙,大稻埕民主的曙光乍現,開啟了臺灣人自信與自覺的年代。石青如的旋律天分展露無疑,許多段落讓我想起德弗札克或史麥塔納,同樣濃郁的民族風,注入臺灣民謠元素,再以古典手法完美呈現,精彩萬分。

尤其是第二樂章「自在的行板」,鋼琴帶入的主題旋律,隱隱然浮現臺灣經典歌謠〈思慕的人〉,大調、小調轉換,傳達委婉含蓄之美,非常動人。小提琴與鋼琴唱和聲中,宛如由黑夜走向黎明,幽微深處,曙光乍現,在破曉時分重見希望,呼應了曲名「大稻埕的天光」。

〈思慕的人〉淚滿襟

我認為石青如創作了臺灣版的「莫爾道河」,涓涓細流的美麗旋律,洋溢濃郁的臺灣本土情懷,我想倘若在國外,聆聽到第二樂章響起〈思慕的人〉旋律,應該會落淚滿襟吧!此曲的優美旋律,也曾用於前幾年本土戲劇「紫色大稻埕」改編為片頭曲「大稻埕天光」,配上歌詞由演員施易男演唱,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石青如最新創作的《大地》交響曲,嘗試將臺灣本土音樂納入古典交響曲的大架構,可以聽得出作曲家的雄心與努力。當晚演出前,主辦單位宣布人在美國的石青如表達希望第四樂章暫緩演奏,樂團也從善如流。

我推測她應該是希望還有更精進空間(想想布魯克納改了多少次),這是作曲家的誠實與勇敢,我也希望藉此一隅,深深對她表達敬意。